委员代表们敢言才是真履职

02.02.2015  04:25

    近日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兰州团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大家在谈论兰州交通的问题时的情景。堵车,是兰州的老毛病了;车多,也是很多人在谈论交通拥堵时常提到的一个原因。一位代表就坦言:“现在兰州的车实在太多了,能不能采取一些办法,限制车辆上牌,在车辆保有量和车牌拍卖上做些文章?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大家的争议,气氛也越来越热烈,有的甚至争锋相对。有的代表大声表示赞同,而且以北京、深圳多地的限购令作为范例;有的代表则表示反对,认为这样的措施在前提上就是不公平的——“以限购或者车牌拍卖等手段来限制车辆保有量,这在前提上就是不公平的。你让那些现在还没有买车的市民心里怎么想?哦,你们有钱人当然就能拍到车牌了,你们买了车就不允许我们买了么?”话虽然比较尖锐,但在理。因为只有基础和前提是公平的,才能保证措施在每个人身上具有实用性。以行政权力的手段强迫少部分人接受对他们而言本来就不公平的管理手段,尽管出发点也许是好的,尽管他们迫于压力会接受,但在心理上,他们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重。这显然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不太相符。

    在这里,笔者不再用更多的话语来讨论限购令等一些手段的合法化问题,仅从代表们履职和发言的角度阐述这样的依法献策和仗义执言对于我们的法治进程和社会进步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年年跑省市“两会”,听团讨论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从过去的代表委员们齐声说“报告立意高”等虚话、套话到如今代表委员们越来越敢于向政府问政、发声的所谓“尴尬场面”,笔者真的感受到了这种会风的改变和代表委员们履职能力的提高。尽管今年的东莞“两会”上出现了工商联界委员小组整个会场陷入无人发言的尴尬冷场,但从大层面而言,代表委员们越来越敢说了、越来越能说了、说的越来越到点子上了,这是令人欣喜的事实。就连过去我们认为那些只是起到“锦上添花”和眼球效应的明星委员们,也在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领域提出了经过实地调研和深思熟虑后的提案,这不得不说,无论是从国家到地方,“两会”质量越来越好,这与代表委员们的敢言和履职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关系。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曾强调,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换言之,参加“两会”,代表委员们应当多提倡直面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多提些直面问题的批评意见。如果大家都抱着“多说多错”思维或者无话可说,这表明其已经偏离了自身责任的轨道,自然也就丧失了必要的身份立场。而我们的“两会”,也不需要这样不负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