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化考评领导干部“网络履职”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走网上群众路线”。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这一切表明,新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网络履职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察网络履职绩效,便是对政府内部主动利用互联网履职情况的检验。一句话,“网络履职”绩效的好与坏,就是对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走“网上群众路线”实际效果的量化考核。
“全民议政”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重视网络履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报告同时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近年来,广大网民以网络热点事件为主要载体,积极介入社会公共话题,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变革当中,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形势,客观上要求党政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网络履职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倾听民声,体察民意,服务好人民。
网络履职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网络问政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网络履职能力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机遇,提高自身网络履职的本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说,“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走“网上群众路线”是网络履职的重要体现
网络履职的重点,不是网络,而是网民;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网民、认识网民、服务网民。在此基础上,实现官民良性互动,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网上履好职,就必须走“网上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如何提高网络履职绩效
走“网上群众路线”关键在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利用互联网倾听民意、改进工作方式,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如何量化考核领导干部这一能力?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履职绩效的评估体系为此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在《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网络履职”概念,并从网络政务管理和舆情处置的角度设置了网络履职绩效评价体系。其中,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热度、政务微信热度、舆情响应时间、舆情处置效果、媒体运用能力、舆情事件关注度等多个维度成为评价城市网络履职绩效的重要参考。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高网络履职绩效,就要在网络政务管理和舆情处置上下功夫,具体来讲:
第一,善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多媒介平台,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要清晰定位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角色,发挥其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功能。
第二,加大网络问政力度,提升网络履职实效和水平。面对网络问政的迅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重要论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获批,就是网络问政落地的具体体现。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网上平台,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纳民智,打通官民之间的距离隔阂,推动网上依法办事势在必行。
第三,开放包容,妥善处置各类网络舆情。听民意、察民情离不开对舆情的关注与处置。其中,响应时间、处置效果、媒体运用能力等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智慧,也是网络履职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舆情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越开放包容、舆情回应越及时,舆论引导越有力、政府的公信力越强,舆情风险就越小。相应的,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就越彻底。
(作者:段赛民,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院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