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春运买票不再是抢字当头?
一年一度的春运“抢票高峰”在今天到来。根据铁路总公司的决定,2015年春运火车票预售期从往年的20天提前至60天,与此相应的,提前15天以上退票,将免收手续费。所以,“一票难求”的景象今年来得更早,也似乎更激烈。
“提前售票”的消息无疑让人们在寒冬里提前感受到春的气息,毕竟这一次铁总不再是板着冷冰冰的面孔,而是考虑到民众的呼声,将售票期提前。但人们还没来得及为铁总的便民初衷叫好,便也提前陷入抢票的狂潮:春的气息,那就是抢票的喘息。
在抢票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提前60天售票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可能无法知道确切的放假日期,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你不得不尽量多抢几张不同日期的票——反正提前15天退票免收手续费。而票就那么多,有多囤票的,就有抢不到票的;细心的人可能还会发现,抢票的黄牛也许更多了,因为60天的超长预售期和退票新规,让他们操作的空间更大、倒票失败的成本更低。而铁总无疑陷入尴尬,很多人追问:能想出个彻底解决的办法吗?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何年年说一票难求,但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大家也基本都能享受春节的团聚?实际上,每年春运火车的客运量只占春运总客运量的一小部分,在2014年36亿人次的春运客运量里,公路占32.6亿人次,铁路只有2.66亿人次——数据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抢票。也许,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安排春运,不需要每年都为抢票而伤神。
首先自然是挖掘扩容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对于更广大的中低收入者来说,春运的首选是火车,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升级技术加开班次、在高铁及动车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站票是必要的,长期来说,继续加快铁路建设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更要加强引导,注重分流。在实现交通“大部制”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盘活所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综合运输网络,提供多种选择,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引导群众科学选择出行方式。一者为了防止学生族和上班族打工族抢票,应该在上班族打工族集中放假期间,停止学生票价优惠;二者应尽快实现公路运输的联网售票以及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在增加提供适合长途旅行的客运班车(可在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恢复卧铺大巴)同时,鼓励、引导短途出行的旅客乘坐汽车出行;三者通过收费价格杠杆(改变当前春节假期无差别的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鼓励自驾车拼车出行——诸如此类,只要采取足够完善的配套措施,谁乐意为了一张火车票而抢个精疲力竭呢?
最后,铁路及公安部门可利用高技术手段打击新形式的非法倒票,提高黄牛党的犯罪成本;而购票软件也可以更智能成熟,除了对付抢票软件,对于同一方向不同日期的囤票行为,也应加以适当规避。同时,在出台春运相关政策前,做足调研,充分预判,对于在实践中确实违反政策初衷的,应该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弥补漏洞。
希望有一天,春运不再和抢票联系在一起,让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变得更从容些。▲(作者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