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讨要那一声该得的“谢谢”

13.11.2014  04:58

    道德之前,最重要的是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道德,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都是虚伪和自私的。

    公交车上,很多人碰到孕妇都会让个座,孕妇一般会说声“谢谢”。而8日上午,湖北阳新一辆公交车上,一名让座女子先给一孕妇让了座,然后又因其不道谢而“机智”地抢回了座位,这一幕让车上乘客议论纷纷,也在网络上引起了争议(详见昨日本报AA9版)。

    关于公交车上让不让座引起纠纷的新闻,近年来层出不穷。有因为别人不让座就辱骂、掌掴他人的,甚至还有因为别人不让座而气死自己的。当然,在此之前,对于年轻人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道德谴责式的新闻要更多一些。一个偌大的国度,因为让不让座屡屡成就热点新闻,也不知道是尴了谁的尬。

    不管谁是谁非,舆论怎么评说,有一点我们是回避不了的,那就是,在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让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成为一种平常的行为习惯。同样,来自陌生人之间的善意答酬也同样不是很多人的习惯行为。于是,不管是对于不让座的普遍谴责,还是针对强行让人让座的舆论批评,凡涉及让不让座的事情,已然在道德上过于被拔高。

    道德首先是自律的,道德不该他律。每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观点不同,对于一件事进行怎样的道德评价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所有的道德事件都难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判定,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当我们抛开道德不说,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对于他人,我们可以劝其向善,但无权对其进行公审,更不能使用言语或者拳脚的暴力。在道德之前,最重要的是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道德,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都是虚伪和自私的。

    拿此起事件来说,抢回座位的让座者得到了很多支持的声音。的确,小小的善举应该得到善意的回应。如果没有,是会让人不舒服的,也必然影响到美好和善意在陌生人之间的传递。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机智的行为,对于孕妇来说,也是一种羞辱和伤害,说到底也是一种软暴力。也许,这样的软暴力对这名孕妇的确有一定的教育和警醒,但同时也会让其他人有了一个更加不愿意让座的理由:“说不定连一声感谢也没有,我为什么要让。

    德国思想家阿伦特在《论暴力》一书中写道:“暴力的理性在于它对某个短期目标的合理追求,但暴力并不是这个目标之所以合理的理由。暴力也不会提升人们对这一目标的认同。”简言之,任何情况下的暴力、任何形式的暴力都解决不了让座之类的道德问题。

    遗憾的是,有时候除了以恶制恶,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会一些人常怀美好、心存感激。就像此起事件,如果不抢回座位,谁来告知如何让这名孕妇说声“谢谢”是多么应该。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快意于“恶人自有恶人磨”,却忘了快意的背后只是这个社会上又多了一个恶人。唉——“小伙给老人让座老人帮他‘找工作’”这样美好的‘榜样’还是太少了!蔡宁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