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托起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

22.04.2015  03:09

青少年科技活动资料图

参加科技周

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资料图

    在20日刚刚闭幕的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不少创意新奇、同时兼具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发明创造令人赞叹不止,也让人不禁对这些还在学校的小发明家竖起大拇指。此次共有20余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的这项盛大活动,培养和激发了无数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这让我省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争当“小小发明家”的氛围更浓,热情也更高。但在火热场面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人们:在取消获奖保送资格之后,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这方面还能抱有多大的热情?科技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是否解决?升学考试与科技创新是不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记者日前采访了许多学生、家长、辅导老师和相关专家。

    科技奖“利薄”影响科技教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告诉记者,曾经他经常要面对学生家长的疑问:“你们这是‘游乐场’还是学校?我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一到假期,类似的问题又来了:“你们还搞活动,人家在补课呢!孩子成绩落下来怎么办?”无奈,学校慢慢就取消了各种科技兴趣班和相关的课程。“没办法。升学率还是一个暗流,谁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有个闪失。万一今年没考好就说是因为社团活动,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这位校长告诉记者。

    除了家长对科技创新教育不“感冒”之外,现在又出现了新问题。“学校觉得搞科技创新教育价值不如以前了。”某学校科技辅导教师王鑫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次没带学生,就是因为从2014年起,我省取消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只保留照顾加分政策,分值为10分。因此学校对这一块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热情明显减弱了许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因为这条规定,压缩了相关科技创新教育的时间,有的学校甚至就直接取消了相关科目。“学校考核都看应试成绩,现在科技创新教育与提高成绩关系基本没有什么挂钩了,自然我也没人可带了。”王鑫近年来一次不落的参加了全省和全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前每次参赛他都带着自己辅导的学生,这次只能自己一个人前来。

    王鑫告诉记者,省上做出此项规定本是为了防止有人凭借参加做科技创新大赛作假,在中高考中出现不公平竞争。但是有些学校却因此彻底取消了科技创新教育。“现在搞科技创新教育很苦,投入了还不一定能出成绩,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当下,科技创新教育有被边缘化、弱化的趋势。”他说。

    科技教育师资薄弱

    除了因为取消了保送与加分政策之后部分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不再重视的新问题之外,我市乃至我省的科技教育师资薄弱这个老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比以前还要突出。

    在我市从事科技教育20余年的李宁老师告诉记者:“据我了解,我市学校的科技教育老师大多数都是兼职的,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能是教生物、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的教师。即使是这样一支并不专业的队伍,也仅仅是在靠默默奉献的精神和普及科技教育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辅导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成果对评职称、评优、评先等并不起作用。”而这些老师的学科知识范围相对较窄,经常会发现,教化学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都是专精于化学这一方面的发明创造,如果孩子喜欢物理,这个老师可能就没法给他特别好的指导。

    另一方面,科学课的一些设备也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王鑫告诉记者,他有个学生一直想做受原油污染水源净化改装系统,设计图纸画出来了,从理论上来说成品应该没有问题,但受原油污染的水的收集以及设备的转化性能检测都因没有设备而搁浅。对此,李宁深有同感,不少学生对天文知识感兴趣想画星空图,但因为学校没有相关的设备只好作罢。“就为了一个学生的星空图,学校肯定不可能专门给你买天文望远镜,对吧?”她说。

    也许会有人说,高校和科研机构现在不是已经向社会定期开放了吗?这对科学创新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吧。“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提供帮助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也不是所有的教授和科研人员都热衷于培养中小学生。”曾经两次担任大赛评委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育华告诉记者。

    记者从省科技馆了解到,我省科技辅导员培训每年都在不定期地举行,但都是针对比赛项目进行,即全国机器人大赛前,进行机器人辅导员培训等。真正能接受系统的、全面科技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这样的科技辅导员只是专项突出,难以达到各项水平均衡的“多面手”。科技教师在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方面,时间、经费都没有保证,因此他们自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素质低、动手能力差,在科技教育方面缺乏创新等问题。

    好氛围催生好作品

    虽然,我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是总体发展势头依然是健康的。因此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依然举办的如火如荼。孩子如何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有不少人认为关键在于家长是否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感兴趣、重视了,孩子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就有很大机会取得好成绩,反之,孩子就会对科技创新缺乏兴趣。对于这个观点,李宁老师认为是很有道理的。

    获得过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提名的张宝权,他的父母就非常支持儿子搞发明创造,并且一点也不担心因此会影响张宝权的学习。走进张宝权的家,就会看到他的房间、客厅、餐厅里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玩具和科技小发明、小创造。“他从小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爱拆爱改装,我们不怎么干预他,给他最大的玩耍空间。”他的父亲笑着告诉记者。

    张宝权5岁生日那天,父亲的朋友送他一辆电动玩具汽车,玩了不到两个小时,电动汽车就散架了。后来,张宝权的这种“破坏欲”愈来愈大,把家里的玩具、闹钟、录音机等都“开膛破肚”。父母发现他对动手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就把他送到少年宫的航模兴趣班,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航模班低中高三级课程培训。而张宝权也并没有因为搞发明创造而耽误学习,反而是化学、物理、数学等理科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高考的时候考上了一所不错的理工科大学。

    据记者了解,兰州市水车园小学、兰州市秦安路小学每年都要举办校园科技节或者开办了专门的特色教育,学校科技创新氛围很好,因此这些学校的获奖学生就比较多。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氛围问题。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个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培育起来的。”李宁说,她已经参加过十余届全国和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她发现兰州的科技创新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确实存在不少差距,“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科技创新的氛围还不够。”她说。

    科技教育可以促进学习

    毫无疑问,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习成绩都搞不好,哪有时间去科技创新。”一名学生家长说。

    但事实上,从事科技创新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记者调查了多位在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均为中等偏上,甚至名列前茅。

    “我们发现,搞科技创新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是偏好的。”王育华告诉记者,虽然科技创新会占据学生们许多的课余时间,但在提高学习效率上还是有许多促进作用的。

    严振华就是因为爱好科技创新继而提高了学习成绩的受益人。他一直非常热衷于电脑编程,并在高二的时候获得了全国电脑编程比赛三等奖。他母亲告诉记者:“他以前的文科还不错,但是数学成绩却很差,越差就越不爱学,但自从他迷上电脑编程之后,买了很多相关的书。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数学不行,就恶补数学。连带的其他物理、化学成绩也有了起色。而这一切正是因为他热爱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

    “为什么热衷于科技创新的学生成绩会提高的很快?因为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善于观察、愿意动脑筋、深入思考的过程。”王育华说,孩子们在科技创新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势必会去学、会去问,这个时候孩子们注意力集中,能够很快掌握不懂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课外学习的过程,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且,为了能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研究创新,学生们必须掌握好课内知识,快速完成作业。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