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振信心抓好“五个突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7.07.2015  03:45

    【本报讯】7月16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命名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文明委主任王三运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激发斗志、砥砺奋进,突出方向性、引领性、群众性、示范性、实效性,不断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省领导刘伟平、欧阳坚、连辑、李慧、夏红民、栗震亚、邹建雄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大会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主持。

    王三运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群众、引领风尚,主动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在统一思想认识上达到了新提升,在弘扬核心价值上形成了新热潮,在精神文明创建上展示了新作为,在典型示范引领上呈现了新气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王三运强调,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要突出方向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牢正确方向,顺应时代要求,从更高站位认真审视和谋划精神文明建设。要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和行动,努力夺取精神文明建设新胜利。要找准扭住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着力重点,力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坚定推进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创新,让崇德向善为法治建设提供正能量,引领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树立新风正气。要始终着眼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来推进文明创建,紧密结合“3341”项目建设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的落实,让人民群众多享共享文明创建成果。二要突出引领性,切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注重在持之以恒中强引领,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注重在知行合一中强引领,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真正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注重在综合施策中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坚持把重大典型宣传与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宣传结合起来,形成“群星”与“明星”共耀的局面。三要突出群众性,切实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软硬兼顾,积极拓展内涵,在重视抓好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坚持为民惠民,解决突出问题,针对诚信缺失现象、网络信息传播乱象、旅游不文明行为和垃圾围城、雾霾遮天现象,深化专项治理,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坚持分类指导,增强工作实效,已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重点抓巩固提高;正在创建的城市,重点抓内涵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抓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重点抓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文明家庭、廉洁家庭创建,重点抓立好家规、纯正家风。四要突出示范性,切实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支撑。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带动人民群众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约束和实践能力。释放公众人物的正向带动效应,引领和推动人们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突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从小就扣好人生的扣子,迈好上进的步子。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努力将家庭打造成为承载尊老爱幼、相扶相助美德的心灵港湾,成为树立人间道义、家国情怀的德育讲堂,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五要突出实效性,切实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坚持协同推进方式,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军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采取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到百姓之中听取意见,到基层一线挖掘和总结经验,搭建更多人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和载体,不断激活“细胞”,夯实工作“墙基”。弘扬求真务实作风,结合中央文明委确定的“基层工作加强年”和省委“工作落实年”活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督查评估力度,切实让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大会表彰了我省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命名表彰了第十二批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以及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与首届“陇原美德少年”,5位获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做了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