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谈获奖:王蒙好事儿不嫌晚 李佩甫吃烩面庆祝
编者按:8月16日下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结果揭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五部长篇佳作最终胜出。81岁王蒙说“好事儿不嫌晚”;李佩甫吃烩面庆祝;苏童笑言奖金都归老婆管……五位茅奖得主分享不一样的获奖故事。【专题:周大新赵丽宏等名家点评茅奖 作品试读】
81岁王蒙:好事儿不会嫌它晚
昨天中午,王蒙得知获奖消息时正在北戴河休息、写作。81岁的年龄首度获茅奖,他乐着说:“很抱歉、很不好意思,跟读者的期待相比,我应该写出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不过,也有句谚语,好事儿不会嫌它晚。”
记录新疆生活的《这边风景》写于40年前,前些年家人整理家中的东西时才收拾出来,当时王蒙看到后都有点“陌生”,不过翻看起来依然被里面的生活细节所打动,后来交付花城出版社出版。他说:“这部作品呢,是写于40年前,到了1978年基本定稿,后来就搁置起来了。现在来看,这部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我在耄耋之年把它出版,到现在两年多了,应当说作品还是年轻和有活力的。《这边风景》出版以后,我也收到了评论界的反馈。我听到的最高溢美之词有两个,一个是把它比作新疆维吾尔族的《清明上河图》,还有人说里面有排山倒海的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细节。”
格非:给自己“鼓鼓劲儿”
得票数第一的格非谈及获奖,声音淡定又难掩喜悦,“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最大的梦想肯定不是得奖,而是写出非常精彩的作品。但同时,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得奖都是一个好事。因为奖项代表的是肯定。而这种肯定,对作家的信心鼓舞是很大的。我自己的感受是,这个奖项对我今后的作品,起到最大的作用是鼓鼓劲儿。”
对于获得茅奖,格非有点“不敢相信”,他说:“因为茅奖毕竟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之前在内蒙古听说进入前十名了,我觉得能进前十就挺不错了,还有一半淘汰的可能,就没太关注这个事儿。今天一说得奖,还是不太敢相信。《隐身衣》是我花两三个月时间构思、创作的,而《江南三部曲》总计六七十万字,有一二十年的心血在里面,对我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李佩甫:中午吃了一碗烩面庆祝
8月16日上午,李佩甫像往常一样起床后,抱着笔记本写些东西,多年来的生活一贯如此。“省作协的乔叶秘书长通知我说,《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了。我这个岁数和年龄,说不上很高兴,但心里还是很高兴。”
李佩甫告诉记者,得知这一喜讯时,正在一如既往地写作,作为庆贺,“多抽了两根烟,中午吃了一碗烩面”。李佩甫还说:“我不是为了获奖而写作,但获奖之后还是会继续写作。”
李佩甫透露《生命册》的创作历程有点曲折,“2007年开始想写,写了8万多字,没感觉,就废掉了。就重新找感觉,我写东西一般开卷第一句话最重要,第一句话写满意了,后面才顺利。”
金宇澄:感谢上海 为上海高兴
金宇澄告诉记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当然高兴,这是中国最高文学奖,“我也为上海高兴。小说得到茅奖,是对上海,对城市题材的一种认同,因此非常感谢上海,感谢这座伟大的城市,它在我眼里异常丰富。虽然有一种说法,上海历史很浅,是小渔村,上海已经被写光了。但在我来讲,上海像一座原始森林那样丰富,那样深不可测。每个人面对上海,就像站在原始森林一样,你只能看清眼前目力所及的部分。”
谈及写作,金宇澄表示想法一直是很简单,就是“要把我知道的事情告诉大家。我是为读者写作,也是为内心写作,为理想写作。”
苏童:50万奖金都归老婆管
对于茅奖每人50万元奖金,很多网友表示并不多。作家苏童接受采访时表示,得知获奖时正在吃药,因为肠胃不舒服。问及奖金怎么花?苏童说:“我不会像刘震云那样买西红柿的。奖金怎么规划这个我还真的没想过,反正这个钱都是归老婆管的。”
对于获奖作品《黄雀记》,苏童说:“《黄雀记》是我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目前自己最满意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我喜欢自己最近的两部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写作品质上也比较满意。对我来说《黄雀记》是香椿树街系列的延续,我一直说自己在造一条街,希望它越造越长,越造越宽,越造越深。随着时代变迁,这条街永不消逝。”
(本文参考:京华时报 华西都市报 新闻晨报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