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十二五”》(七)《生态美 看甘肃气质》

21.12.2015  21:44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永续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甘肃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构筑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山水在变,家园在变,甘肃的形象气质也在变。今天的《奔跑十二五》播出第七集《生态美   看甘肃气质》

打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的甘肃,同时也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资源还真是丰富,海拔从最高处5798米的阿尔金山到最低处文县罐子沟550米,有5248米的落差,北临沙漠、西有冰川,南有莽莽森林,东有连绵黄土,从甘南、临夏到肃南、肃北,国内有的草原类型甘肃都有。这样的生态条件,既有着易破坏、难建设的脆弱,又有着难以抵当的山水诱惑。戈壁、绿洲、草原、雪山、湿地、森林,还有时不时闯入人类生活圈中的珍稀动物,会让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们忍不住拿出相机手机,来一张既赏美景又看气质的拍照呢!

可能每一位来到青土湖的游客呢,都会像我一样先拍张照片,因为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里有成片的芦苇随着微风轻拂,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还会碰到天鹅。可是你能想象么,就在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沙丘,石羊河综合治理开始以后呢,青土湖的水位从07年到现在上升了0.82米,从10年开始这里出现了3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到现在它已经扩大到了22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3个杭州西湖的面积,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生态成就。

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因为过度开发,到1959年湖区完全干涸,形成一条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几呈“握手”之势。

在武威,石羊河、民勤、青土湖这些词汇,就意味着愚公移山式的治沙造林和生态恢复。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武威市连年开展压沙造林、封沙育林并加大下泄生态用水,在青土湖区建成防沙治沙核心示范区1000亩,累计压沙造林7万亩。在著名的老虎口治沙区,各种各样的沙障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犹如一座宏大的沙障博览园。进入十二五,青土湖终于在干涸50多年后得以重生并逐渐丰满起来。

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 邱德玉:  据我们实地检测,整个区域地下水位小于3米的区域现在已经达到了106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规划确定的预期的2020年要实现的治理目标呢,我们是提前6年实现了。

在每年的冬季防火期,徐家山森林公园都是不向游客开放的,但是只要一进入春夏秋三季,这里就变成了兰州市民最喜欢来的地方,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里的树多,景美,空气好。其实不仅仅是在徐家山,这几年在兰州的南北两山,树多了,绿色多了,气质也一天比一天不一样了,借用朋友圈最火的一句话就是,主要看气质。那么在我们甘肃,我们可以去看河西走廊的绿洲,可以去看甘南草原的天鹅,也可以去看陇南大山里的熊猫,这些都是甘肃的气质美也是甘肃的生态美,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甘肃生态美首先要看包括徐家山在内的兰州市南北两山,两山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是完全的人工林。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兰州人从背冰上山开始,艰难种树。从2000年至今的十几年里,兰州人民在两山造林工作量相当于过去50年累计造林总量的两倍多。截至目前,南北两山累计绿化造林58万亩,建起了100多处以林带为主的休闲、游览、度假和观光的森林公园以及休闲游览基地,每年有200多万兰州市民前来休闲度假。今年5月至9月期间,兰州市在多个地点采集数据,经对比分析发现:两山区域的仁寿山、九州台、白塔山、徐家山、皋兰山等处,负氧离子含量在每立方厘米1100-2200个之间,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从荒山秃岭到休闲乐园,几代兰州人的付出,让南北两山的气质相当地清新!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尕海保护站 张勇:  当时修这个栈道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鸟类监测的作用,这两年由于旅游热的兴起,它也起到了一个供游客来观鸟,来欣赏湿地的作用,也起到了保护草场的作用。

海拔3600多米的尕海湖湿地,是国内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张勇在尕海保护站已经工作12年了,他手中的相机年复一年地记录着来来往往的候鸟们,镜头里的尕海湖,体质娇弱,气质高贵。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尕海保护站 张勇: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5只灰雁,按照往年检测的时间段的数据来说,它们应该早在10天以前就完成迁飞了,迁飞到南方去越冬的,那么这5只为什么留下来了,经过我们观测这是一个灰雁家族,其中有一只小灰雁它受伤了,他们这个家族在等待这只小的灰雁完全康复以后,才会迁飞南下。现在的这个时间来说,湖面马上就要结冰了,草也枯萎了,所以它的食物很缺乏,我们保护站考虑到在今后的几天给它投一点食,补充能量,让它能尽早的康复,完成它的这一次迁飞。

爱惜它!保护它!对这些人类的邻居和朋友,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们小心翼翼地,不惊扰地保护着!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林业自然保护区49处,总面积805.4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9%,保护了全省90%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保护区,草茂林密,人迹罕至,动物自由自在,气质幽静而神秘!

这里是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收回第三季度放置野外的红外相机。很意外,大家看到了从未记录到的胆小敏感的亚洲金猫!好奇心大发来舔镜头的熊猫!还有这只受惊吓亚洲黑熊,一怒之下拍坏了红外相机!

省林业厅副厅长 段昌盛:  所以通过这五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我们的大熊猫从十一五期间的117只发展到了132只,我们放归的普氏野马,放归了28匹,现在在野外繁殖到40匹,增加了12匹,野骆驼放归了4匹增加到了8匹。在其他地方通过摄像机、照相机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的频次都非常多,许多多年没出现过的野生动物也出现了。

新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刚刚出炉:到2020年,甘肃省森林覆盖率将超过12.58%,森林蓄积量达到2.62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169.39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看山看水看草原,到十三五,看甘肃生态,气质将更美!

记者:杨德灵,文静,政楠,邹丰,芃宇,苏磊,张钰,武威台,陇南台,甘南台,兰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