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半夏之乡”西和:发展特色种植 打造优势品牌

06.10.2018  10:57

陇南市西和县被誉为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80%的半夏原材料出自这里。中药材种植和销售成为这里农民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目前当地已形成了以销售指引种植、以粗加工带动就业、以企业化经营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药材种植中受益。

眼下,正是西和半夏收购的时节,半夏种植户都想着买个好价钱。

这样的收入对半夏种植户们来说并不容易。半夏种植对土地要求高,土地利用率低,但前期投入成本高,一般的农户难以种植。同时在分拣、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以企业化经营带动,吸纳农户就业的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成为了增收的重要依托。冉小财是西和县河坝镇农户,64岁的她除了在地里务农,还在家附近的中药材合作社务工,一天分拣近100斤半夏,一个月能有6000元的收入。

像冉小财这样就近就业的农村女性在西和县有很多,半夏产业的发展为她们带来了谋生的渠道。合作社探索出“两加六带”的发展模式,将合作社与党支部、合作社与贫困户相结合,以配股分红、入股分红、订单产业、社内务工、土地流转、电商销售等六种方式带动农户,帮助农户增收。

西和县按照“南椒、北果,中部中药材全覆盖”的特色种植发展思路,筛选出适合市场化经营的四十多种中药材,集中种植培育,将中药材,尤其是半夏产业作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产业来抓,对种植半夏的农户1亩补助1000元,种植其他中药材补助800元。

甘肃台报道。

编辑:魏    军

责编:王红岩

主编:史    昆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