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见字如面 24年写下“最美情书”

02.03.2018  0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为创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生动故事,从今天起,甘肃新闻特开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专栏,今天开播第一篇《见字如面 24年写下“最美情书”》。

对于铁路职工来说,如果夫妻俩不在同一列车上,那么聚少离多的日子就是家常便饭了。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碰面交流家里的事宜,于是留言条便成了一家人联络感情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夫妻俩用来交代家庭事务和孩子生活教育的“交接本”。

马上要值班出乘的兰州客运段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在出门前,拿出家庭留言本,给在外出乘的丈夫、宁波车队副队长李全忠留言:叮嘱他记得吃药。 晚上,丈夫李全忠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留言本上的留言。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李全忠:“开头总觉得留这个就是留便签 便条 该干啥 家庭琐事 也等于是嘱托和任务吧   每当翻起这个笔记本的时候 见着这个字 就是见字如面。”

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记本上的留言,这样的留言日记夫妻俩一写就是24年,用掉了近20本日记本,留下6800多条嘱咐与牵挂,记录着一个客运双职工家庭的点点滴滴。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那时候这种分离吧 心里也没有觉得又分开了 分开的那一刻就期盼着再相聚吧。

两人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但从事不同车次的客运管理工作,使夫妻两人在家碰面的机会少之又少。1995年,刚刚结婚不久的时候,任亚娟担当兰州到北京的乘务工作,6天一个来回,李全忠担当兰州到广州的乘务工作,8天一个来回。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留字条 我给他留个字条 通过留字条的方式沟通   后面慢慢不是有手机了 传呼机了 手机了等等这些   虽然有了这些通讯工具以后 我们留字条的方式也没有改变 ,后面偶尔翻到以前的字条 有回忆的那种感觉 后面我就准备了个本子。”

这些留言有对家庭琐事的叮嘱、有对老人孩子的交接,有相互的安慰扶持,有相互的思念牵挂,留言中最多的是对孩子的牵挂。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 大家可能都是一样这样走过来的 但是我们把它记载下来了 所以在回忆的时候 不是想起一段是一段 全都记在里面 就跟演电影一样 一幕一幕 都在里面。”

作为一名母亲,任亚娟用泪水悄然期盼着与家人的一场团聚;作为一名车队干部,她用汗水实力诠释了女强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苦楚。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兰渝车队队长任亚娟:“最亏欠的就是孩子   真的是顾不上 这么多年 从幼儿园开始 东家托 西家托 从幼儿园就全托   一直到上学以后 小饭桌托 朋友家托等等 一路走来 孩子就在这种漂离中生活。”

时光在留言中匆匆划过,工作比以前更加忙碌,他们的孩子丫丫也在留言中长大成人,并在2017年成为兰州至上海的一名客运新兵。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客运段上海车队乘务员李卓蔚(丫丫):“小的时候看(留言本)的感觉就是 这两个人不光顾不上我 她俩也见不着面   不管怎样就是心里不舒服 特别难过 就觉得爸爸妈妈 感觉他俩就一直不在一样   但现在长大了就理解他们了 虽然就是最普通的 饭在锅里 给你做好了 感冒药给你在桌上放着 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一直就是他们心里最爱的女儿。”

24年里,夫妻俩用奋斗的脚步陪伴着女儿的成长,理解和共勉撑起了家的幸福。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夫妻俩的这笔时间账,笔笔真情,页页质朴,记录的是生活,也是历程,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笔迹将在这个“家庭交接本”上继续延续。

甘肃台报道

记者:甘肃台 谢瑞玲 温桦

编辑:张雨洁

更多精彩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