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两次降准 理财产品难续高收益

23.06.2014  12:11

  [ 摘要 ]临近年中,尽管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减少,但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依然会发行预期收益率超6%的理财产品。

  上周一,央行正式下调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继4月25日定向降准后,50天内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市场新增上千亿资金,导致资金面相对宽松。目前6月份已接近尾声,各大银行年中考核即将来临,但“钱荒”并没有上演,不再面临钱紧局面的银行,其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维持在平稳状态,恐难出现去年大幅走高的局面。在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该如何购买理财产品?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可根据资金流动性不同,抓准机会,适当增加长期的投资配置。

  资金面宽松理财产品收益平平

  6月已接近尾声,但从目前看来,在央行50天内连续2次定向降准之后,由于新增上千亿资金,市场并没有出现“钱荒”现象,这直接导致了主要投向银行间市场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不但没有因为银行年中考核而上升,收益表现平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上周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6%,较上周小幅回升0.06个百分点,但预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数量是真的减少了。

  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认为,央行定向降准更大的意义在于向市场释放了流动性相对宽松的预期,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年中“钱荒”事件不会重演,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不会大幅走高。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银率网上看到,目前成都市面在售的理财产品共352款,只有2款产品的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而收益率过6%的产品仅有47款,仅占总数的13.35%,且大多数收益率过6%的理财产品都是期限在100天至180天的中长期投资。像去年“钱荒”时期的投资期限短、起投金额低、高收益率的产品,市面上已鲜有看见。

  根据资金流动性适当增加长期投资配置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部分成都商业银行网点了解到,因不少投资者赶上了去年“钱荒”时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所以面对目前走势平平的银行理财市场,大多数投资者还处于持币观望阶段。介于近日shibor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以仍有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持乐观态度。

  数据显示,6月20日,1个月以内的短期Shibor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尤其是14天Shibor利率上升54.8个基点,达到4.5780%,这充分说明年中考核节点,市场资金略显紧张的状态。

  与此同时,银率网数据库显示,本周银行发售的短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也较上周出现小幅回升,其中1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1%,1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上升0.06个百分点至5.11%。

  对此,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认为,临近年中,尽管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减少,但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依然会发行预期收益率超6%的理财产品,不过这类产品可能都是门槛较高、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对于手头有限闲置资金,对流动性要求较低的投资者而言,抓住时机,适当增加长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