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扬蹄跨国门 甘肃再造丝路黄金段国际陆港

10.03.2015  10:31

  原标题:“天马”扬蹄跨国门甘肃再造丝路黄金段国际陆港

  2014年12月12日,“天马号”中欧货运班列从武威南车站开出。资料照片

   中国甘肃网3月1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春风拂绿,巍巍祁连山脉之上的冰川雪水初融,水流潺潺,卷裹泥沙冲积而成一片带状的绿洲,形成甘肃走廊,因处于黄河以西,这里又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河西走廊”。自东而西,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滋养下,依次分布着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个绿洲城市,自古便是丝绸之路向西经新疆通往中亚、欧洲的咽喉要道,驼铃声声,响彻千年。

  2014年12月12日,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天马号”中欧货运班列从武威南车站徐徐开出,向西驰去。自此,新丝绸之路上的又一条货运巨龙开始沿袭历史的车辙,滚滚向前。

   铁蹄万里追寻驼铃声

  中欧班列是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适合装运集装箱。铺划的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分别为: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甘肃是中欧班列西部通道的咽喉要道,中欧班列“天马号”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进出口货物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能够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出发,经新亚欧大陆桥到达荷兰鹿特丹港,运输距离约8000公里,运输时间约11天。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相比,节约3天,与海运相比,节约24天。

   古丝路重镇旧梦重燃,再建国际陆港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介绍,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框架下,甘肃省充分发挥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优势,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以运营中欧班列“天马号”为依托,围绕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甘肃国际陆港,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力争3年内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际陆港。

  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负责“天马号”日常运行和管理的甘肃亚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集团董事长方红明介绍说,截至2015年3月1日,“天马号”已发11列,共计498车,总重达到12900吨,货物总值超过4300万美金,货物分别发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对于“天马号”的未来,方红明满怀信心地说:“‘天马号’从开通到现在,班列货源组织情况要好于预期,2015年全年预计发运50列,争取100列,出口额约2亿美元。力争6月底前开通到达莫斯科,12月份前开通到达德国汉堡班列。”

  记者 范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