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归来话成就之二】让“留守”“空巢”的天空不再有雨 ——关爱马家湾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纪实

29.09.2015  18: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236”扶贫攻坚行动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甘农学子践行“三下乡”志愿者精神,发挥当代大学生积极服务社会的作用,利用暑期时间赴甘农大“双联”点——广河县齐家镇马家湾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调查了解当地被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帮扶的引导程度的同时,也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送去了帮助与关爱。

留守的世界需要用心呵护

脏兮兮的小脸,破洞的裤子,天真的眼神”,这便是这里的孩子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这些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

 

 

所谓“留守”,无非就是“”和“”,他们“”在农村老家,“”着空荡荡的家,等待着父母的归来,期盼着与亲人的团聚。与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似乎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他们要承担起比其他孩子更重的责任。然而,他们的眼神却是那么空洞,甚至无神,他们的心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谁说他们不想爸爸妈妈?谁说他们不羡慕亲人的团聚?可是他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他们必须假装出一份坚强,一种勇敢,让出门在外的父母放心,可是,他们黑夜里所流下的泪水有谁能看见?他们的孤独与无助又有谁能体会?

马家湾村,团队成员注意到一个穿着淡黄色上衣,扎着个简单马尾的小姑娘一直跟在我们身后,却不敢和我们说话。她的小伙伴告诉我们她叫马哈力发,家里有姐弟三个,父母都不在家。亲切交流后,她带我们去了她家。一个不大的院子,一间简陋的房屋,一个小土炕,一家五口生活在这里。“这是我姐姐马胡菲也,我弟弟去上学了还没放学。”小姑娘热情地给我们做了介绍,少了初见的拘谨与不安。当问及父母去哪里时,两姐妹的眼神立马暗淡无光。姐姐羞涩的说:“妈妈去外地打工了,爸爸在村里的建筑工地干活,晚上才能回家,我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做一些琐碎的农活。”简单的话语,无比的心酸。这个年纪孩子不是上学的年纪吗,怎么会过早进入成人的世界,承担父母的义务?

交谈中,我们得知,因为家里没人照顾弟弟妹妹,姐姐马胡菲也已经不上学。房屋中炕的正上方墙面上张贴着一张泛黄的奖状,是马胡菲也曾经的荣誉,而现在的她,已经被剥夺了选择上学的机会,发黄的纸也成为她学生时代最后的记忆。“我们想妈妈,也心疼爸爸,可什么也做不了。我们不怨妈妈,因为她是为了我们,只是我们希望妈妈能多抽出点时间回来陪陪我们。”妹妹马哈力发的眼角已有泪水。

相似的生活,相似的状况,马家湾村并不算少数,马阿音社亦是其中之一。16岁的她自7个月大就跟随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新疆打工时意外去世,妈妈在她3岁时离家出走,生活的窘困让她不得不早早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我学习很好,可是奶奶没钱,爸爸去世时候还欠了3万元钱,若去镇上读书,会受同学欺负。”女孩的嘴角微微一笑,却是那么苦涩,那么无奈。年幼3岁的的孩子竟然要面对家庭分散、亲人离去的现实。

孩子的世界只有孩子能懂,孩子的言语只有孩子能信。当找到马鹏家时,却被告知,他正在镇上住院,家中只有抚养他长大的外婆。从外婆那里了解到,马鹏的父母均生病去世,他自小由外婆抚养。“一间被塑料布蒙着的屋棚,一个下雨会进水的土屋,便是祖孙二人的居所。”随外婆进入所住的屋子,内心说不出的心酸。屋子没有窗子,幽黯的光线,潮湿的环境,破旧的床单和被褥,一台黑色边框的老式电视机落满了灰尘,我们都明白,他住院有一段时间了,或许,那台电视机是陪他度过童年的“玩具”。只是,现在屋子空荡荡的……“马鹏从小就很乖,毕竟生活在别人家,什么都听我的,只是这孩子命不好哇。”外婆拉着我们的手这样说道。

几天的走访,真实体验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体验了电视上曾经看过的情景。生活不易,留守儿童更是不易,他们更多的是缺少关爱,可他们却在生活中变得坚强,请对留守儿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

空巢的心需要用爱填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马家湾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7口人,3个孩子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慈祥的主人公马学海在屋里“捣鼓”着。年过花甲,和老伴一起生活。马爷爷告诉我们,老伴去新疆摘棉花了,已有2月有余。“家里都是身患疾病、状况不佳的人,只能老伴去外面打工,挣钱养家。我在家里‘捣鼓’那不足三亩的地,攒点牲畜饲料,大儿子媳妇和三个孩子都要照顾”老人哽咽地说。从马爷爷的言语中得知,他的大儿子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儿媳患有淋巴结核,需要长期住院。“今年3月就一直在兰大二院住院,出院没几天。”平常的家庭却有心酸的的故事。

 

 

马爷爷2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1960至1962的三年困难时期,他靠吃草根、树皮度过那段不堪岁月。之后靠村里救助的米面粮油勉强度日,1972年来到马家湾村,因为自己没有家,就住在邻里,没上过学,因而决心供两个孩子上学,可生活一直在和马爷爷开玩笑。长子患有小儿麻痹症,次子当兵为之减轻家庭负担,不幸的是1999年训练时受伤,伤好复原后只能回家。时间不久,病魔再袭。“老二病复发了,没钱治病就只能卖树苗,可2009年还是离开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又有几人能体会。

我盼孙子孙女成才”谈到如今的生活,马爷爷只希望家人都平平安安,不要再出乱子。经历风霜雪雨,经历病魔痛楚,他依然坚强的活着;面对生死,面对未来依然要勇敢的走下去。他用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从不抱怨,却是一直感激着政府给他的救助,感谢着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儿孙满堂就够了,不要求那么多了。”马爷爷激动地说。

马家湾村的空巢老人并不少,亦如66岁的马哈洼,独自带着孙子孙女生活。佝偻的脊背,凹陷的眼眶,用石棉瓦搭成的厨房,都让这个家多了几分荒凉。“儿子去世了,儿媳走了,可孩子得有人管。”不管生活多苦多难,老人都挺过来了,因为有政府的帮助,有国家的政策扶持。

两个特殊群体:如何为他们执起一盏明灯

走过弯路,就想着不让别人重蹈覆辙;感同身受,就想尽可能的给予别人帮助,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走访马家湾村,了解到村里三到四成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每天,这些留守的孩子都行走在等待、守候和渴望中,等待重逢、守候回忆、渴望相随。

一路走访调查,实践团队追寻两个特殊群体存在的原因……

马家湾村129户近600人口,平均每家2亩地,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若靠种植业获得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家庭生计。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老人和小孩自然而然成为农村的主力军,老人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经营耕地,养殖牛羊,耕地大多以种植玉米为主,为家养牲畜提供饲料。迫于生计,只能离开家乡,走出农村,谋得生计养家糊口。

如今,区域经济的发展潮流不断壮大,地方经济也稳步推进。政府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农民思想的阻碍因素。作为少数名族地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文化知识欠缺,不注重孩子教育,不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其留守于老人,只要满足“有的吃,有的穿”的欲望便可。

由上述得证,不难看出两个社会群体存在的根源,值得大学生思考。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对“奉献”这两个字有着不同的诠释,作为实践团队,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同样的温暖与感动。实践团队走进贫困山区,给留守儿童带去了知识和礼物,给空巢老人带去了问候与关怀。深深地感受到,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求学机会,空巢老人空的不是“”,而是“”。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应有的责任。并呼吁更多的大学生能努力用心传递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接力棒”,让希望的曙光照亮山村孩子们的追梦之途,让缕缕关怀陪伴老人早日走出心墙、安享晚年。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我们须戮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