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聚焦精准扶贫落实最大任务

18.07.2015  10:24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要求,天祝藏族自治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围绕2017年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两个阶段时间节点要求,坚持脱贫目标与小康目标紧密衔接,精准扶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建设统筹部署,狠抓落实,全力推进。

  天祝县在领导精力、财力支出、项目布局、力量组织、用人导向等方面向精准扶贫倾斜聚焦。

  今年,天祝县调整充实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建立和推行县级领导包抓乡镇、贫困村制度,39名县级干部与16名市级包抓领导、76名市直部门领导统一编组,包抓75个贫困村,包抓领导坚持深入贫困乡镇村组,蹲点调研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精准扶贫任务。

  天祝县强化扶贫攻坚力量,从省市县双联单位选派54名机关干部挂职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乡村两级到村到户到人落实扶贫措施。 

  天祝县建立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奖惩机制,把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六大突破”任务和增收减贫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实行定位、定量、定时的精细化考核,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领导干部坚决追责问责,扶贫任务完不成的果断调整;包户脱贫没有进展和帮扶农户未能按期脱贫的,干部不得提拔调动,不得评先评优。

  天祝县坚持按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及时出台《2015年农业特色产业暨贫困户精准扶贫扶持办法》和《南阳山片2015年“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扶持办法》,加大精准扶贫扶持力度,预计今年县财政投入扶贫开发将达到1亿元以上。

  天祝县强化资金整合,按照“职能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扶贫部门资金为引导,以职能部门资金为主导,采取源头整合、统筹安排、合理调剂、集中分配的模式,充分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今年计划整合资金6.2亿元,目前已落实3.87亿元,完成投资1.79亿元。

  天祝县委、政府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最大任务、最大使命,明确思路,精心谋划,落实举措。

  规范建档立卡,明确脱贫时序。天祝县把贫困户建档立卡作为最重要、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抓住准确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对全县2013年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户重新进行了全面甄别核查,通过严把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四道程序”,综合评价行政村自然现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农电设施、居住条件、产业发展状况和近年来财政资金投入情况“九项指标”,统筹考虑农户主导产业、生产生活条件、住房、农机具、耐用消费品、教育、健康、劳动力状况“八项指标”,严格按省上规定程序甄别出贫困村75个、贫困户1.4万户、贫困人口5.63万人,并全部建档立卡。今年以建档立卡信息为依据,组织县、乡、村三级分别制定扶贫攻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组织联户干部进村入户,逐村逐户填写《武威市精准扶贫联村联户工作手册》和电子管理系统,建立帮扶台账,逐户制定增收计划,明确扶贫措施,靠实扶贫责任,达到了户有册、村有本、乡有档、县有库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三年脱贫时序,即2015年实现7个乡镇、35个村整村脱贫,全县减少贫困人口2.12万人;2016年实现3个乡镇、13个村整村脱贫,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36万人;2017年实现3个乡镇、8个村整村脱贫,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18万人,全面实现减贫目标。

  加快基础扶贫,精准改善发展条件。天祝县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不同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围绕列出的扶贫需求清单,落实扶贫措施。村道硬化,新、续建乡村道路45条427.6公里,目前80%以上工程已开工建设,114.02公里已完成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建设,个别路段已完工。年内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完成规划设施,埋设引水管道90.74公里,修建各类阀门井108座,修建清水池12座。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目前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正在进行房屋主体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解决个别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并实现自然村三相动力电覆盖。生态环境建设已完成人工造林3.54万亩,封山育林5.16万亩,通道绿化103公里,义务植树102万株。建成造林绿化示范点12个、义务植树基地19处、生态小康村镇5个。打造了南阳山片防护林网、宽沟工业园区绿化、生态小康村镇绿化、县城西山生态治理、G30通道、岔西滩成果巩固等重点、亮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以金强河沿岸、南阳山移民点、旅游风景区为重点,开工建设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1个,市县级“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万村整洁”示范村20个,绿化工程、亮化工程、优质牧草种植、科技培训、日光温室和环境卫生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正在组织实施。

  天祝县围绕贫困村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脱贫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要求,突出产业扶贫,精准扶持增收产业。至6月底,全县农牧民现金收入达到3342.26元,同比增长18.16%。

  天祝县坚定不移地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产业全覆盖为重点,2015年规划新建设施农牧业1.2万亩,现已落实建设任务12912.8亩,开工建设11663.2亩,完成墙体6790.7亩,扣棚3067.4亩。全县设施农牧业规模达到13.82万亩,以乡镇为单位,争取户均达到3亩棚、棚均收入2万元目标。

  天祝县稳步发展以高原绿色有机蔬菜、设施果蔬菌、马铃薯、草食畜牧业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今年种植高原绿色有机蔬菜10万亩、优质青稞6.03万亩、优质牧草28万亩、中藏药材1.21万亩、马铃薯10.02万亩,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35万亩、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5.1万亩。

  天祝具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路子,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累计达到718家,合作社覆盖了全县18个乡镇,共发展社员3764人,带动贫困户5914户。新增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累计达到25家。

  天祝县以贫困户户均输出一个劳力为目标,依托县驾校、特种车辆操作、电气焊、建筑、餐饮等各种劳务技能培训机构,努力加大技能型劳动力培训覆盖面。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劳务技能培训6301人次,输转劳动力4.2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6亿元。

  天祝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人文资源,依托天堂寺、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马牙雪山天池、天堂寺本康丹霞地貌、祁连冰沟河等景区,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65家,接待游客42.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1亿元。

  天祝县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深入开展华藏寺镇周家窑村、南山村、岔口驿村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并在全县16个乡镇75个贫困村建成网店21家,以当地红提葡萄、高原夏菜、人参果、牛羊肉等农畜产品为销售重点,交易额达到100万元左右。

  天祝县推进下山入川,精准实施移民扶贫。坚持把解决分散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农牧民贫困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通过市区农林场、南阳山片安置、进城入园、县内异地搬迁安置等方式,搬迁高深山区贫困群众7052户31619人。及时制定出台了《天祝县2015年“下山入川”工程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年内争取完成1万人的“下山入川”移民任务,现已落实2058户8569人。把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工程作为全县移民扶贫的主战场,围绕向南阳山片3年搬迁安置3万人的目标,今年又启动南阳山片9号、8号、大圈湾、华藏寺中庄村4个安置点新建工程和2号、3号、6号2个安置点扩建工程,规划搬迁移民1090户4500人。目前已确定搬迁对象,完成住宅、水、电、路、卫生室、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住宅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评审和招投标,全面开工建设。抢抓市上向产业园区移民的机遇,在武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将祁连乡天山村现住户82户363人搬迁到荣华绿洲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住宅建设。

  天祝县把财政专项扶贫作为整合扶贫资源的“粘合剂”,放在扶贫攻坚行动的重要位置来抓。今年争取落实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87万元,组织实施以整村推进、贷款贴息、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为主的扶贫项目6大类23项。截至目前,17个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已种植马铃薯1330亩,中药材812亩,种植优质牧草1260亩,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42套,日光温室已开工建设,养畜暖棚完成墙体122座,农牧民技术培训1545人,乡村道路建设及良畜引进等子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互助资金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其他项目已完成双垄沟播技术推广3.8万亩,扶贫贷款贴息、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等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设施,正在组织实施当中。

  天祝县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消除贫困“壁垒”。今年在2000人以上的贫困村依托现有小学新建4所幼儿园,实施10个“全面改薄”项目,目前全面改薄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幼儿园建设项目正在基础施工。建设的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共14个,建设“乡村舞台”35个,现已投入资金57万元,已完成15个“乡村舞台”建设。加大对农牧民科技培训,目前已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班320场(次),培训农牧民群众4.32万人(次),技术骨干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3万余份。

  天祝县加大双联、“双业”等政策性惠农贷款力度,扩大惠农贷款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双联贷款8477户11.75亿元。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90个,资金规模达到1653万元,发放借款1970万元,受益群众3641户(次)。成立中和农信天祝农户自立服务社,注入资金本金35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660万元,有效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

  天祝县拓展双联行动,精准开展社会帮扶。今年以来,各乡镇和牵头单位共组织召开联席会议19场次,衔接落实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双联惠民项目85项,规划投资7600多万元,双联项目现已开工80项,落实资金3300.72万元,其中已完工20项,落实资金443.52万元,协调发放双业贷款6901户71580万元、双联贷款1121户22935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04场次,培训群众9368人次。同时,不断加强与天津市、交通银行、金昌市、武威市等藏区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沟通,确定实施帮扶项目16项,落实帮扶资金2830万元。(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