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安县:作风建设在路上 整改后续长发力
开栏的话
作风建设,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我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早已落下帷幕。但参加活动的市直各单位始终严格对照中央和省、市委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围绕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专项整治情况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不留“死角”,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为充分展示我市专项整改的成效、成功经验及不足,从即日起天水日报特推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栏,敬请关注。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结束已有4个多月。4个多月来,“四风”问题是否反弹回潮?班子和个人对群众的承诺是否完全兑现?一些单位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一些热点、难点的问题是否得到根本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秦安县,就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说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变化,秦安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侃侃而谈。他们说,现在“滥办酒席变少了”、“吃请应酬少多了”、“干部下访变勤了”、“服务态度变好了”、“空话套话转实了”……全县落实了整改事项1772条,加强了作风建设方面的制度561项,修订完善了各类制度1414项,废止各项制度47项,广大群众对活动成效感受真切、充分认可,纷纷“点赞”。
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是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秦安县人社局一楼大厅内,记者看到,大厅放置了便民椅,设立了办事咨询处,悬挂了“文明用语”和“文明忌语”牌,印制了业务宣传单。秦安县人社局党委副书记李焕生告诉记者:“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局突出服务精细化、服务高效化、服务透明化、服务规范化,切实提高了窗口服务质量。尤其是制作了告知双联单,明确了办理事项需要的全部材料,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扬。”60多岁的徐永定是秦安县兴国镇映南社区居民,他告诉记者:“原以为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走走形式、过过场子,没想到活动结束后服务态度和以前一样好。不仅服务窗口多,而且办理的程序也明白了,让我们少跑了很多路,累了还可以坐下来喝口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积极影响下,社会上请客送礼、拉关系、找门路的现象逐渐减少,盲目攀比、挥霍浪费、大操大办等行为明显改观,规矩意识、节俭观念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记者 杨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