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02.06.2016  14:01

自去年国务院出台“水十条”之后,天水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全市两区五县均已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17.6万吨。2015年,天水市启动了成纪新城日处理8万吨净水厂项目,建成后将替代秦州区污水处理厂,并且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秦安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完成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市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已全部列入“十三五”规划。同时,天水市先后启动建设了天水固体废物循环产业园和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理工程。加快实施各县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对接、疏通等工程,全市生活污水收集量较2014年底增加了1.3万吨。各县区已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有效保障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是工业污水治理扎实推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加强企业水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工作,督促天水长城果汁厂等重点企业完善了污染防治设施。严格涉水企业环境准入,推进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的造纸、化工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9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已全部建成了水污染防治设施,有效控制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展开。加强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续管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将运行经费发放到项目乡镇,解决了乡村环境整治经费少、保洁难的问题。筹集1100多万元,督促全市4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完成了污染减排治理项目。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润德沼气公司等大型堆肥厂三处,集中处置养殖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有效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市无公害农药示范推广面积达175.3万亩(其中生物农药示范推广面积58.3万亩),进一步减轻了农村环境污染。

四是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启动了南北两山、渭河藉河两河50公里生态长廊建设,建成了秦州藉河生态公园、麦积渭滨生态公园等项目,全市植树造林达20.9万亩。大力开展河道环境集中整治,投入资金342万元,整治河道157.3公里,对5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对26家非法采砂厂进行了取缔。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完成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排污口清查及整改工作,关闭拆除水源地违章项目7处。启动了引洮工程、曲溪调水工程、金家河引水枢纽工程、高桥头引水枢纽工程等供水项目。

五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实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进一步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先后实施了华天电子集团、天水卷烟厂、海林轴承公司等一批节水改造工程;强化农业节水栽培技术,全面降低灌溉定额,健全农业取水口计量设施,建成麦积区花牛镇等10处500亩以上农业灌溉节水示范工程,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下一步,天水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措施,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天水市环保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