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民生档案工作成效显著

09.02.2017  20:36

  近年来,天水市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民生档案工作,在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拓展民生档案工作领域、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优化民生档案结构、建立方便群众档案利用体系、城市社区建档、家庭建档、现行文件利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开展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全市档案部门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及《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规范标准,帮助指导各乡镇、部门完成婚姻、人事、社保、新农合、低保等各类民生档案的规范整理,共建档14610多卷(盒)。并及时调整、修订档案接收范围,制定《天水市档案馆关于收集档案资料的公告》、《秦安县档案馆档案寄存工作办法》、《秦安县珍贵档案征集管理办法》、《武山县档案馆关于征集档案的公告》等文件,将过去仅限于机关单位到期档案依法接收进馆,扩展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也可将档案移交进馆,完善了档案征集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共接收进馆民生档案24000多卷42300多件,为维护民权、改善民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打下了物质基础。二是扩大了服务民生范围。市、县区档案馆接待了数千名职工上门查档,今年全市综合档案馆已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档案资料近1万卷册,接待来馆查阅档案的各类企业下岗人员38100多人次,仅市档案馆就接待上千人次,提供查阅档案1090多卷册。与此同时,各县区档案馆还接待了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任过民办教师的群众查阅相关档案,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提供了依据。三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建档工作。市档案局与市民政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派出业务人员指导社区建档。截止目前,全市有72个社区建立了档案室,建档率达到86.4%,保管各类档案资料18560多件,接待社区居民查档1650多人次,查阅档案资料4600多件,解决群众问题160多个。秦州区大城街道办事处向阳社区被甘肃省档案局命名为“全省档案工作示范单位”,成为全省第一家城市社区示范档案室。四是积极做好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市档案馆先后印发《关于收集档案文件资料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为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的意见》,建立了“现行文件阅览室”重点保管和对外开放2001年以来市四大组织的各种已公开执行的非涉密的政策、法规性文件和市直机关制发的正在执行和使用的有关优抚补贴、离退休待遇、工资调整、职称评聘、社会保障、企业改制、征用土地、拆迁补偿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和资料。市档案馆在市政务大厅设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服务窗口,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机制,架起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使档案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政务信息的重要场所。五县两区档案馆现行文件阅览室也相继对外开放,接待群众查阅,目前全市各级档案馆已收集到现行文件18600多份,接待群众2160多人次。五是强化家庭建档指导力度。我市各级档案馆积极指导有档案收藏意识、所保存家庭档案资料内容较多,数量大的一些离退休老干部、文艺界人士、档案工作者、各界名人以及农业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建立家庭档案,全市家庭建档规模不断扩大,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各类家庭档案户486户,保管档案资料51300多件(册)。秦州区天水镇咀头村村民刘文杰家庭档案室建立5年多来,先后有118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和查阅,刘文杰同志先后向他们提供了560余件档案、1340多册图书资料,为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开展文化学习、教育子孙后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六是将档案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为了使档案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相互促进,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工作,创建“百村千乡”档案示范工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对馆藏的涉农档案进行整合,按照涉农档案的类别,对婚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社保档案、税费改革档案、城镇低保档案等进行了相对集中管理,复制了下岗工人聘用、解聘文件及待遇等政策性文件,对一些查阅率高的档案进行全文扫描,录入计算机,从而充分发挥了涉农档案资源优势,为广大群众方便、高效地查阅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