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民政局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09.12.2015  13:33
'); } 来源:天水市民政局    日期: 2015-12-09    点击数:

    今年以来,天水市民政局紧紧围绕精准扶贫“1+18”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抓好社会救助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建立“三个台账”,确保扶贫对象认定一致

    把确定扶贫对象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时间和力量,重点对全市26个特困片带914个贫困村、片区外120个贫困村的社会救助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三个数据台账,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建立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台账。截止10月底,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128492户403241人,占全市农业人口268.25万人的15.03%,发放低保金52807.34万元,其中一类对象21879户58130人,二类对象29962户94957人,三类对象39008户128374人,四类对象37643户121780人。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4140户1487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0.55%,共发放供养金5257.43万元。特困片带和片区外贫困村现有农村低保对象45779户146533人,占全市低保对象总人数的36.3%,发放资金19455.38万元,其中一、二类对象19078户56179人,占片带、片区外贫困村农业人口总数的5.2%;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536户5755人,占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总人数的38.67%。二是建立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数据台账。全市医疗救助农村困难群众41750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344.85万元,平均每人次104.07元;临时救助农村困难群众3483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083.56万元,平均每人次598.07元。三是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数据台账。全市现有留守儿童22049人,其中生活困难11195人,监护人缺失2870人,急需救助2437人,纳入低保3010人;有孤儿1969人,其中城市119人,农村1739人,机构养育111人;有留守空巢老人21972人,其中生活困难9019人,实际无人赡养3550人,精神异常519人,重病4309人,纳入低保4575人。

    二、坚持“四个到位”,确保扶贫政策解读一致

    把政策引导作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先决条件,坚持做到“四个到位”,确保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政策解读口径一致。一是加强领导,安排部署到位。根据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方案》、《天水市关于制定“1+18+8”精准扶贫方案和作战图的通知》以及社会救助相关工作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做到责任到岗到人。二是制定方案,政策指导到位。对全市社会救助现状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结合医疗救助、孤残儿童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制定了《天水市关于精准扶贫社会救助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明确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和检查验收等内容,确保了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实效。三是对接协调,资金保障到位。加强与省上专项方案的目标对接,科学准确测算2015年度全市社会救助资金需求量,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全年共下拨社会救助资金102410.36万元,其中农村低保59861万元,占下拨资金总量的58.45%;农村五保供养资金5399万元,占下拨资金总量的5.27%;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948万元,占下拨资金总量的9.71%;城乡临时救助资金3691.36万元,占下拨资金总量的3.61%,同时,市、县区将社会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规定比例列支了配套资金,为确保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营造氛围,宣传引导到位。督促指导县区及时制定出台了符合各自实际的《实施方案》,并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指导和“天水社会救助QQ群”网络交流等形式,加强对社会救助业务人员的培训,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电视、网站等媒体及宣传窗、公示栏等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规定,把政策讲清、程序讲透、要求讲明,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实施“四大工程”,确保扶贫项目运行一致

    把实现大数据平台信息和社会救助数据的无缝对接作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确保社会救助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实施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提标工程”。坚持把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提标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任务,采取“逐村过”、“逐户核”的办法,对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了重新审核审批,并按照新的保障标准重新测算补助资金,按期完成了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标工作任务。农村低保标准由上年的年人均2193提高到2434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11元提高到139元,其中,一类对象月人均补助275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234元,三类对象保持84元,四类对象保持58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去年的3504元/人▪年提高到4512元/人▪年,增幅为29%。二是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提升工程”。突出快捷、高效、便民,进一步加强与卫生、人社等部门以及平安保险公司的衔接,大力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救助模式,通过与定点医院签订“即时结算协议”,制定结算流程,简化救助程序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全市共资助社会救助对象参合410918人次,资助金额985.09万元,占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22.67%;住院救助6582人次,救助资金3359.76万元,人均5104.47元。三是实施农村临时救助“便民工程”。以“救急难”为立足点,在全市113个乡镇政府和10个街道办事处的政务大厅,全部设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实行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规定和申请、审核、审批工作流程上墙公布,强化与其它业务部门转(交)办、转介救助的有效衔接,规定办理时限和要求,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对因骗、因盗等原因到市局求助的困难群众,直接给予救助44人,发放路费和医疗救助金4.263万元。四是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工程”。坚持把关爱服务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扶贫的有效手段,不断创新举措,强力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实现政策性脱贫。印发了《天水市城乡社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今年已建成129个,占全年160个任务的80.63%;采取结对服务、签订责任卡等形式,将关爱服务责任落实到村干部、亲属和邻居身上,有效保证了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及人身、财产安全。开通24小时救助热线,积极拓展延伸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服务,深入开展“夏日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96人次。坚持“属地管理、合理保障、应保尽保、动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孤残儿童救助工作,按照农村月人均440元的标准,全市共救助农村孤残儿童1739人,发放基本生活费765.16万元。

                                                                  (天水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