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见成效
中国兰州网11月20日消息 11月17日,记者从天水市委农工部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水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重点,以310国道、天定高速、庄天二级公路沿线“三条示范片带”为抓手,分类分层布局,分段分步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并举,山水田林路同步推进,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今年我市共确定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15个,市级示范村25个。按照市委、市政府“每县区每年打造1—2个示范片带和3—5个精品示范村”的要求,各县区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以省市40个示范村为抓手,突出重点区域整治,着力推进示范创建,做到了整治力量向重点区域倾斜、项目向重点区域安排、资金向重点区域投入。市县区普遍建立了财政引导、项目整合、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市40个省市示范村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7亿元。
此外,我市高起点统筹谋划,依托项目高标准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市累计改造危旧房21535间、危旧墙78.6万米,新建垃圾房(池、箱)3256个,硬化砂化村庄道路212公里;以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村旁、路旁、宅旁、沟旁“四旁”绿化力度,切实管护好道路沿线风景林、河道两旁生态林、公园绿地休闲林、房前屋后果木林、村庄山体防护林“五片林”,着力打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园林格局,今年全市累计栽植绿化树种240多万株。同时,全市农村普遍开展了以清垃圾、清柴堆、清粪堆、清路障、清院落,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五清五改”活动,集中清理村庄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灌溉渠道、乡村道路等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倒乱排、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行为,有效整治了脏乱差现象。全市累计清理垃圾29.6万吨,整理路沟、边渠266公里。
除此之外,全市各县区积极探索管护机制,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对重点整治区域率先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农村环境管护机制建设取得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