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小麦种植面积减少 大小收割机器派上用场
往昔的麦客
天水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每年小麦收获的季节,也是卷着裤腿、背着镰刀的麦客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天水市的小麦收割主要依靠他们。而如今,在天水市的人力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这样一群人了,麦客们是消失了?还是演变了?
小麦种植缩减
农产品是天水市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天水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就记者的走访来看,近几年,经济作物和蔬果类农产品成为了天水市农业发展的主流。在天水市郊区的部分乡镇都有种植,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大,而粮食作物小麦的耕种面积却有所缩减,集中化大面积耕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8月6日,记者走访了天水秦州区周边几个曾经产粮颇高的乡镇,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乡镇现在小麦的种植面积都有缩减,甚至出现有些耕地荒芜着,也没人愿意种植小麦。
请假回乡收割麦子的刘小田是一名80后,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说:“我家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靠我外出打工,家里的农活大多是由妻子来做,为了减少口粮的支出,我家的三亩多地有两亩种了小麦,一亩地种些油菜籽榨油,再有几分地就种点家里日常吃的蔬菜。而且,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为了孩子上学的学费,妻子一两年后可能也要随我外出打工,到时候,或许我们就不再种地了。今年我家小麦种植面积少,根本不需要有人来帮忙收割,至于麦客,我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了。”
机械取代劳力
据记者了解,天水市秦州区的太京、齐寿、娘娘坝、李子园等地还有人种植小麦,而中梁乡、秦岭乡、杨家寺乡、华岐乡等地小麦的种植面积也有所萎缩,原因是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不大,再加上机械化的使用,麦客是越来越少见了。
在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袁家河村采访时,这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农民们正在碾麦将其脱壳装袋。村民们告诉记者,因为种植面积少,所以农户大多是自己进行收割,这几年村里流行用小型背负式收麦机进行收麦,一亩地大约几个小时就能收完,比以前方便多了,现在完全不需要雇佣麦客,所以近几年都没有见过有麦客前来村里收割麦子。村民田笑琴对记者说:“一台背负式收割机大约1000元左右,再加上一台200多元的简易小麦脱壳机就能满足小麦夏收的需求,早就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劳力了。”
麦客群的演变
那么麦客是否完全消失了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依然有少数的麦客在乡间继续劳作着,但更多的麦客则“另谋高就”。家住麦积区花牛村的老杨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成为了一名农业经纪人,忙于贩运瓜果蔬菜的生意而无暇打理自家的土地,所以他雇人来打理自家的4亩小麦地,他告诉记者:“4亩小麦的收割价格是每个麦客每天120元的工钱,夏收时,我因为生意忙而雇了两个麦客收割小麦,3天收完,再加上化肥、灌溉、打药等支出,收割1000斤粮食大约能花1200元左右,虽然是个赔本买卖,但我还得种,这样家里的口粮就不需要花钱了。”不过,老杨还告诉记者,明年就不会再雇佣麦客了,毕竟现在机械化收割的价格便宜些。
在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的集市,记者遇见了来自陕西咸阳的麦客汪家声和魏建民,他们来时开着谷物联合收割机。他们告诉记者,陕西的小麦早已收割完毕,得知这里小麦已经成熟,所以他们前来赶场。
汪家声告诉记者:“与肩负式收麦机不同,我们的联合收割机收麦速度更快,一亩小麦大约半个小时就能完全收割,并且可以一次就能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不需要农民再进行碾压、脱壳、分离等,让农户省心又省力。我们收割小麦的价格是每亩100元,如果面积大,价钱还能商量。”
随着种植面积的减少、机械化耕作的不断实施,麦客这个职业到底还能走多远?也许若干年后,那些在麦田中挥舞镰刀的麦客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