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美丽嬗变——天水娘娘坝暴洪泥石流灾区重建见闻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夏日的天水娘娘坝,青山绿水间逐渐恢复了昔日井然的秩序,暴洪泥石流灾害带来的伤痛正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慢慢愈合。
走在重建工地上,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洪灾的阴霾已经远去,笑容又回到人们的脸上,到处是一派灾后重建的繁忙景象。通往山村的公路上,拉运沙石、水泥、砖块的各种车辆来回穿梭;公路边的田地里,处处可见碧浪般的玉米田;明亮的阳光下,勃勃生机随处可见。
仅仅一年多时间,大部分被水毁的耕地里已经种上了小麦、蚕豆等农作物;仅仅一年多时间,冲毁的河道已经被治理得美观有序;仅仅一年多时间,一幢幢新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希望,在青山绿水间生长
沿着316国道从徐家店收费站至娘娘坝镇主街道前行中看到,去年道路护坡上滑落的泥石痕迹已经很难看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通畅平展焕然一新的柏油公路。
顺着蜿蜒的山路,透过车窗望去,白嘉河、北峪河、南峪河沿岸的崇山峻岭间,那些曾经被洪水撕咬的农田,已经开始平整;重建新房拔地而起,新建的道路通向远方;曾经布满泪水的脸庞绽放笑容,温暖和希望正在灾区生长……
“这新房子基本盖起来了。”正在自家院里忙活着搅拌水泥的荣光村村民邢代虎告诉记者,“最艰难的时期都过去了,只要家人平平安安的,还有啥困难能难倒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进新房子。”
在柳林、驼阳自然村,村民不等不靠,提早开始重建,部分村民的房子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柳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国说:“村里一共确定了灾后重建户87户,一部分主体快完工了,入冬就能住进去。”
据娘娘坝镇灾后重建办主任杨小平介绍,娘娘坝灾后重建采取整村搬迁和分散自建相结合的方式。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区政府对每个自建户给予2万元的资金补助,帮助受灾群众住房重建,保证受灾群众今年年底全部住进新房。目前,娘娘坝镇荣光、柳林、驼阳、钱家坝等村已有近一半以上的分散自建农户完成建设。
杨小平告诉记者,娘娘坝镇重建安置点共占地280亩,规划有32栋四层高的砖混结构楼房,共计787户,计划安排钱家坝、柴家庄、马家坝、小南峪、中寨等9个村的受灾农户。重建安置点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经过科学选址,合理规划。
“目前共有8家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施工。计划今年10月底建成交工,并将于12月底之前入住。”杨小平对记者说。
职责,在攻坚克难中体现
在娘娘坝镇重建现场放眼望去,到处机器轰鸣,钢架矗立,一派热火朝天大会战的建设场面,地质灾害治理拦挡坝、排水槽等工程设施已初见雏形。
去年11月,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委托省地矿局天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灾区危险性评估和安置区防灾工程设计,他们临危受命,组织30余名技术人员进驻娘娘坝镇,打响了安置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的攻坚战。
钱家坝安置区建设是秦州区娘娘坝镇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备受各界关注。为了给灾后重建的娘娘坝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泥石流防治采用50年一遇设计标准。“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项目负责人刘永强告诉记者。
刘永强,皮肤黝黑、个头不高,说起话略带几分腼腆的年轻人,承担着娘娘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总负责,一个个数据、一处处隐患点、一条条沟渠,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告诉记者,娘娘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施工人员正顶着烈日加紧修筑拦挡坝。施工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当地的村民,其中一位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苦点累点都不怕,防范泥石流的工程修好后,我们住在这里心里就踏实了。”
李子园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占地9万多平方米。小老沟、大老沟、李子沟和廖家湾沟四条沟正对安置区。这些沟谷均汇入李子河,几条沟内滑坡、不稳定斜坡达9处,地势十分复杂。
如何有效确保在未来暴洪来临后安置区的安全,是摆在项目技术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在全面调查研究后,他们对斜坡区采取排水、坡脚支护、坡体加固等措施,对泥石流采取拦挡、停淤、排导等措施,在考虑技术上安全可靠的同时,也做到经济上科学合理,确保灾害治理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除了灾后重建的建设场面,如今的娘娘坝,又恢复成为一个美丽的小镇。田间小道,满目青翠,一切如此和谐、安静。路边晒太阳的老人,山路上奔跑的孩子,农田里忙碌的男人,在小河边洗衣的女人……这个劫后余生的小镇,以独特的坚强守望着自己的幸福。
这也让人相信,灾难终将过去,疼痛永不会阻挡希望的生长。也许依然艰难,也许依然痛苦,但十分坚定。娘娘坝的嬗变,还在继续!(记者孙海峰 通讯员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