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乡村古树之殇

12.06.2015  02:39

生长六百年的古树

    苍劲挺拔的古树,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见证着历史,更给城市平添了一份文化的韵味。天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相关单位对古树的保护非常重视,可在乡村,珍稀古树因种种原因无法得到保护,近年来正面临着自生自灭、令人痛心的局面。

    古树守护老村见证沧桑变迁

    天水市甘谷县白家湾乡李家大山村有一棵高约七八米,树冠宽近十五六米,直径两三米的老榆树,被村里人视为“神树”。近几年,村民们发现这棵古树因为缺乏保护,日渐出现了倾斜、枯死的症状,生命岌岌可危。

    村民们说,古树见证了他们村子的沧桑变迁,在村民的心中它已经成为“神树”了。6月9日,记者在甘谷县见到了李家大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宋建国,他介绍说,相传李家大山村出现之前,这棵老榆树就已经非常高大了,至今村子已经繁衍了十几代人。榆树这种树种长得很慢,因此这么大的榆树起码有七八百年了。“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的公社干部下令要砍了这棵老树,村民齐心守了三天三夜,才终于保下它。”75岁的李定禄老人是村里的老书记,提起老榆树,老人不禁想起四十年前那段难忘的护树经历。

    空怀保护热情缺乏专业知识

    自生自灭,或许是很多农村地区古树共同的命运。和李家大山村一样,石门村杨家山的村民也曾自发对村里的老榆树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5年前,村民叶金保曾联合多位热心村民,共同捐资万元为古树修建护坡、清理障碍、保护根基,老榆树的外在生长环境才得以变好。“古树根深叶茂,根基容易被破坏,有时候树冠还会遭雷劈,简单的保护措施我们自己出钱出力也能应付,可我们毕竟不懂专业保护方式,力量也太弱小了。”叶金保说。在石沟村采访时,石廷秀老人专门带记者到古树集中的龙王庙附近查看。那里聚集了多棵挺拔的白皮松、侧柏等,庙里更是有一棵极为珍贵的古丁香,树龄已经四百年有余。摸着棵棵古树,老人遗憾地感叹:“若农村古树的保护工作还跟不上,或许还有更多古树会落得倒斜枯死的悲惨命运。

    负责单位不明没有专项资金

    天水市名城办张主任接受采访时说,古树保护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城市古树归园林部门负责,城市以外则由林业部门负责,而一些较大公共区域的古树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由园林和林业部门负责,名城办的职责则是对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宏观上的指导。

    如此看来,农村古树的保护单位应当属于林业部门。但记者采访时发现,农村古树负责单位在各县区存在差异,一些县区说属于林业部门,另一些则说属于文化部门。

    说起农村古树自生自灭的现状,天水市林业局造林科吴科长也谈到了农村古树保护工作中的一些无奈。他介绍说,林业局多年前曾对天水市古树树种分布情况进行过调查,但保护工作总体来说很被动,“这方面现在仍是一个空白,如何对农村古树进行系统、长久的保护,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此外没有专项保护资金是阻碍农村古树保护工作进行的最大难题。

    古树保护具体负责的单位还不明确、缺少保护资金,甚至整个领域在天水市还处于一个空白期,农村古树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面临的难题非常多,但困难重重的当下,记者通过采访也发现个别县区对此已有所改变。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