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丝毯破“僵局”:软“浮雕”探索新“出路”

01.09.2018  00:50

  

  甘肃省天水市的丝毯技艺传承人刘静波改良了丝毯工艺,为丝毯的发展探索了新“出路”。图为飞天形象的丝毯。(资料图) 钟欣 摄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天水丝毯因制作精良大量出口至海外,当地丝毯业十分繁荣,如今却大不如从前。图为在丝毯编织车间工作的工人。(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31日电 (闫姣 李亚龙)近些年,传统手工艺行业普遍面临“艺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市场困境”等难题,甘肃省天水市的丝毯技艺传承人为打破“僵局”,改良了丝毯工艺,创新得到“浮雕”系列作品,为传统工艺产品探索了一条新“出路”。

  “一丈毯,千两丝,织作披香殿上毯,百夫同担进宫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描述了丝毯的华美,和传统手工精良的编织技艺水平,用来形容甘肃天水的丝毯十分贴切。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畜牧业发达,毛织产品丰富,制毯工艺流传已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水丝毯因制作精良大量出口至海外,当地丝毯业繁荣发展。

  在天水,传统编制技艺一度是许多人的“谋生之道”。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天水市时却发现,天水丝毯行业早已“物是人非”:街面上丝毯商铺寥寥无几;为数不多的丝毯公司编制车间内,年轻的编织工少之又少。

  走进天水市新天丝毯有限公司编织车间,49岁的编织工人郭珍珠正端坐在凳子上,手拿工具,6股丝线在3200根底线上飞速穿梭,但要织出高度不足1毫米的一行,仍需1小时。据郭珍珠介绍,一张8平方米的的丝毯,两个人得耗费两年时间编织。

  郭珍珠织丝毯已有20余年。在她看来,一个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胜任编织工作。然而,很多年轻人“坐不住”。

  编织丝毯并非易事,需设计、捯线、雕刻等20多道纯手工工序。“年轻人嫌麻烦,没人干。”该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级非遗天水丝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静波称,现在厂里有60余名工人,基本都在45岁以上。

  在刘静波的记忆中,丝毯厂的其中一个楼层,曾全是设计师的办公室,走进去就能听到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沙沙”声,“现在只剩三四名设计师。干这个的人实在太少啦!”传统手工艺行业普遍面临“手工艺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无后继力量”“市场困境”等难题,这令刘静波十分头疼。

  为解决这些问题,刘静波对传统丝毯进行了改良,“试水”艺术挂毯。刘静波觉得,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天水丝毯基本全部销至国内各地,“艺术挂毯的题材涉及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壁画中的菩萨、佛教寺院等”。

  通过近几年反复琢磨研究,刘静波创新得到“浮雕”系列作品,起名为“软黄金上的雕刻”,即用真丝织就的挂毯。“其他丝毯都是平面,我做的是凸起来的。”据刘静波介绍,浮雕系列作品多次获奖,而且销量很好,他已申请了专利。

  刘静波计划,针对这种技艺,将成立丝毯技艺传习所,培养年轻人,尽可能吸引年轻人喜欢上这门传统工艺。(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