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鱼”事件折射出什么问题?

23.02.2016  12:34

    “天价鱼”事件终于有了最终结论,哈尔滨对“天价鱼”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应该是让人满意的,可是这个满意的结果并没有取得就有的效果,延迟的结论让这个看似很完美的处理结果失去了光彩。

    “天价鱼”事件在网上曝光以后,当地政府不能说反映不快,媒体跟进也不能说不迅速,因为青岛天价大虾事件人们并没有忘记。可是当地政府和一些主流媒体在灭火的方向出现偏差,不在调查上下功夫,不在处理上严肃认真,草率的认定饭店没有错误,是市场经济行为,出警没有问题,是游客说谎。而且主流媒体也对这个结论进行了“正面”的报道。在人们以为事件是游客无理取闹的时候,当事人的澄清让事件再度扑朔迷离,是店家说谎还是游客不诚实,让全国人民都弄不清楚。可是实事毕竟不容篡改,真理终将战胜谬误。如此简单的事情只要认真调查推敲,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调查组去常州给游客道歉去了,哈尔滨的“正确”处理结果也出台了。

    天价鱼事件可能结束了,可是我们反思的问题不应该遗忘,“天价鱼”事件折射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一件非常容易处理的小事闹的满城风雨,让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受到冲击,让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让一些主流媒体的声誉受到非议。

    实际上,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媒体还是当地政府,没有人认真的去做事,现在认真的人少了,较真的人没了。调查这种事情有难度吗,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调查出这种事情的真相不难,为什么我们主流媒体的记者不认真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而是盲目的相信地方政府的说辞,地方政府的领导既然重视这个事件,为什么让调查组轻率的下达结论。关键是他们在开始就不想相信这个事情如“真相”那样发生过,他们心中希望的调查结果应该是游客无理取闹,否则不可能出现现在看似荒谬的头一次调查结论。

    当地政府还应该追究草率下结论的调查组人员,一些主流媒体也应该反思在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底线,新闻重视时效性,尤其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但是新闻更应该重视真实性和公正性,尤其是主流媒体,失去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