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要案:细节是程序的生命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邱波正在查阅卷宗。
资料图片
重大刑事案件常常事关人命,不但案情复杂、对抗性强,还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因此,承办这类案件的法官不仅要兼具突出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更要秉持“让每一起案件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的坚定信念。近日,笔者来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探访在审判工作中不断攻坚克难的“铁案法官”。
“现在闭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里,某贪污受贿案件的审判长敲下了法槌,声音虽轻却格外威严。参与庭审的人员渐次离开,但是,合议庭成员、该案承办人邱波法官却没有离开,只见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空无一人的法庭。这是他的习惯,每次承办的大要案开庭结束后,他都要回到法庭内,让整个庭审的细节在脑海中“回放”一遍。他说:“细节是程序的生命。”
作为石某故宫盗窃案、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案等知名大案的承办法官,近年来从邱波手上审结的案件超过400件,无一错案。在邱波法官最熟悉的专案办公室里,存放案卷的铁皮柜堆满了整整一面墙。正在处理的案卷一排排摞在办公桌上,被细心地贴上了分类的黄色便签。“学会阅卷是大要案审理中的敲门砖,怎样才能从纷繁复杂、堆积如山的卷宗中抽出案情的主线来?”邱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线、三极致”的工作法,“只有精细到极致、比对到极致、周延到极致,才有可能把案卷读薄了、把线索读出来、把案情读明了。”
其实,对案情“抽丝剥茧”的能力,邱波也是经历了长期磨练后才具备的。“成为法官之前,我做了7年书记员,师父带着我一起阅卷、写审理报告,几百册卷宗常常是十几天内就必须吃透。”邱波说,“熟能生巧是最简单却最有用的道理,只有在板凳上耐得住寂寞,日后在法庭上才有底气。”
涉财产案件往往是重大刑事案件中的难点,法官必须在庞杂的法律关系中准确把握涉案金额。邱波承办的房山王氏兄弟敲诈勒索长途货运司机案就曾引起广泛关注。该案有23名被告人,作案近2000起,被害人超过1500人。在计算各被告人敲诈勒索的金额以便准确量刑时,邱波发现不同被告人因敲诈勒索时间的长短不同,勒索数额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把所有被告人的敲诈勒索时间都从该系列案的第一起开始计算,必然造成错误量刑。而一笔一笔地核算,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必须完成巨大的工作量。
邱波没有任何犹豫,“如果我不核算每个被告人敲诈勒索的金额,我就是对法律不负责任!”为此,他制作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具体到每个被告人每个月勒索的数额以及敲诈勒索持续的时间,精准地计算出了不同被告人的不同敲诈勒索数额,做到一一对应、条分缕析。最终,所有被告人都被准确量刑。有的被告人拿到判决时感慨地说,“就冲着邱法官这股子细致的劲儿,我就服这个判决!”
“被告人从被羁押到刑满释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只能在庭审这短短几个小时内有机会向法庭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如果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们,司法公正就难以被感知。”在刑事大要案开庭前,被告人一般都会被押在法院的暂看室。每一次开庭前,邱波都会先去暂看室,观察被告人的情绪,跟他们聊几句,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要他们相信法院一定会给他们最公正的审判。“刑事诉讼法对于人权的保障,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细节中落实,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