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行”模式下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14.05.2015  04:36

    今年我省高考录取原则由原来的小平行,改为“大平行”。此前,录取方案公布后,我省考生和家长非常关注“大平行”模式下的高考录取。5月13日,记者采访了在高招录取一线工作多年的省招办芮执俭老师,他就“小平行”改“大平行”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变化——

    可填报多个平行一志愿

    据了解,我省2014年之前使用的填报志愿和投档模式为“小平行”,所谓“小平行”填报高考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就是考生可以填报一个主报志愿和三个平行二志愿,以“志愿优先、按分投档、多次征集”的录取规则顺序投档录取。“小平行”实际是第一志愿不平行,第一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录取时是“批次控制分数线上志愿优先”;第二志愿可以同时填报三所院校,为平行二志愿,分别是ABC或123。填报时从A到C由考生本人自己选定,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的前提下按照考生志愿投档”。这种方式因其第一志愿仍不“平行”,被称为“小平行”。

    所谓“大平行”填报高考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是指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一志愿,以“分数优先、遵从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规则顺序投档录取。这是相对于小平行模式下填报志愿的另一种模式,也是按照分数优先的规则顺序实行的一种投档录取办法。

    “大平行”模式下考生在一个批次内可以报六所院校,即A校、B校、C校、D校、E校、F校。这六所院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关系,每所院校可选报六个专业。录取时从A到F“分数优先的前提下按照考生志愿投档”。这种方式因其从一志愿开始就完全“平行”了,所以被称为“大平行”。

    区别——

    修复了“小平行”录取“BUG

    据了解,“小平行”与“大平行”存在不同,简而言之就是“大平行”修复了“小平行”录取中存在的“BUG”。“小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的出发点是减少因一志愿填报失误而造成的高分考生落选问题。实际上依靠平行二志愿解决高分落选问题的作用非常有限,我省多年来本科以上、特别是重点以上院校,一志愿录取率都高达85%左右(2014年本科一批院校理工一志愿录取率为87.28%,文史为82.88%)。可见真正能够录取到平行二志愿的考生只有很小一部分比例,而对批次内落选的大多数考生而言,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录取结果。

    “大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的出发点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高分考生的一志愿选择,也就是在提高录取率的同时提高志愿满意度。其优势在于: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范围,减小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同时也就增加了考生被投档或录取机会。从这一点讲,它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考生,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

    近年来外省“大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经验说明,这种填报志愿方式充分体现出“三个减少”和“三个提高”。即: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提高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考生满意度。

    “大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体现了志愿之间的并列结构关系,在文理分科的前提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志愿并列,没有等级之分,如:A\B\C\D\E\F;二是位次优先,排序时先按分数从高到低确定每个考生的位次;三是遵循志愿,在位次确定以后,再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的自然顺序依次检索,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院校志愿后,后续志愿不再检索;四是一次投档,同一批次线上所有考生的志愿检索完毕,一次性投给院校。线上未投出或投出后被退回的档案参加征集志愿。“大平行”的投档办法本质上是只按“分数”排队,是“学生选择学校”,分数高的学生较分数低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这种投档办法完全体现了“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填报志愿,只要根据“分数”位置及近几年院校录取分数线资料认真筛选,即可找出比较适合自己定位的填报院校。应该说这种填报志愿方法明显优于小平行填报方式。

    考生需注意五个问题

    注意分数优先原则

    我省实行“大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后,相应的投档及录取规则有所变化,提醒考生通过省招生办官网及省内媒体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大平行”突出了“分数优先”的原则,对同科类、同批次线上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分数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所院校投档条件且计划余额不足时,将按单科成绩(分文理科)排列顺序(排序方式以省考试院出台的有关文件规定为准)。如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工类为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对单科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校招生计划,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个人排名更加重要

    据了解,“个人排名”这一点对于本科一批院校上线考生非常重要。理由是,近年来我省本科一批院校录取人数每年最多分别为:理工类16000余人,文史类3600余人。可见这个层次的排名考生人数和院校相对较少,所以考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排名定位成绩,做出一个大概相对准确的预计。建议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时,留心自己在全省分科类成绩排名,做好个人排名定位。个人排名定位确定之后,填报志愿时还要了解录取批次的划分、各批次内不同层次院校的区别。根据外省经验,按“一冲二稳三保”原则,适当拉开梯度,初步选定志愿院校。如A、B志愿可填报略微冲高的院校,C、D志愿可填报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院校,E、F志愿为保底院校。至于专业服从或不服从调剂,考生应该权衡院校所有招生专业后再做决定。一般而言,既要做到填报的专业都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又要确保服从的专业都是自己能够接受的专业,否则,就填“不服从”。

    选择院校余地增大

    从“小平行”到“大平行”,原来考生所报一所第一志愿院校变为六所平行志愿院校,投档方式由原来的小平行模式下实行的“志愿优先”,变成大平行模式下的“分数优先”。这样一来,高分考生将成为此次高考志愿填报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小平行”变为“大平行”后,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高分段考生都会冲击名校,致使院校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呈现“扁平化”趋势,专业分数级差也会变化。只要志愿填报合理、发挥正常,高分考生应该都能进入好学校;与此相反,低分段考生进入好学校的几率则会大大减小。“大平行”模式使“高分落榜”考生的风险降低。一方面,考生选择院校余地增大,另一方面,高水平院校录取分数会水涨船高,使考生投档录取难度加大。为了避免滑档和退档,建议考生在对所报院校满意度较高的前提下,还是要优先选择投档后退档几率低的院校。

    专业选择难度加大

    “大平行”模式的实施,使得名校录取排名提高,选择专业难度加大。据了解,外省高考志愿由小平行模式改为大平行模式填报后,录取过程中,名校分数大幅提高,中等分数的学生进入名校的机会大大减少。随着院校录取排名上升,原来意义上的边缘考生,将会彻底被“边缘”化,被录取的院校更难如意。“大平行”模式填报志愿造成院校录取分数呈现“扁平化”趋势,录取的考生密集排列,考生之间的“间隙”变小。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差距变小,也就是所说的批次录取分数线差值中的“最高线差”与“最低线差”缩小。这样,院校每个专业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变小,每个专业之间分数差距也很小。当考生填报专业,打算拉开专业梯度变得相对困难。尤其第一年“吃螃蟹”,往年小平行模式下的录取数据可比性变低,考生选择专业难度更加明显。

    参考往年分数线难度加大

    由于今年是我省首次实行“大平行”,省招生办提供的近三年录取分数线资料为“小平行”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模式下的数据,其可参考性受到限制,使用难度加大。换句话说,2014年以前填报志愿,考生只要参考近几年与其高考成绩大致相当的院校录取分数情况,就能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志愿院校。但2015年则不行,由于2015年还没有现成的“大平行”模式下院校录取分数线资料可供考生参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用“小平行”模式下院校录取分数线资料作为填报“大平行”志愿的参考资料,二者之间有那些可以利用的数据供考生合理使用。对此芮老师表示,例如2014年我省本科一批理工类控制分数线为516分,当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最高分为651分,最低分为522分,其最高录取分数与最低录取分数相差129分,即当年该校一志愿录取的考生中,最低分数仅高出批次控制线6分。显然,这样的低分考生,实行“大平行”模式后不可能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应对——

    注意“服从”专业调解

    据了解,我省实行“小平行”模式填报志愿期间,由于家长不大了解高校招生投档录取规则,忽视专业填报的方法和技巧,每年出现上线考生由于“所报专业已满额,其它专业不服从调剂”而未退档的情况。这往往让考生和家长觉得非常“冤枉”。针对专业填报上容易出现的三种错误,芮老师提出以下的三种规避方法:首先适度拉开档次,考生选报的六个专业在录取分数上要拉开档次。这样安排专业就可大大增加保险系数,道理跟大平行志愿六个学校“冲、稳、保”的策略是一样的。其次,做好专业排序,六个专业在顺序上不能随意填写,而要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否则,可能由于专业分数级差导致未能被理想专业录取。最后就是要注重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感觉所报院校办学实力及地域位置较好,建议考生“专业调剂”栏选择“服从”。考生对以上三点注意到了,就会在院校与专业之间找出平衡点,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以便尽可能提高就读院校与所学专业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