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北上广”命题不必总回锅
原标题:大学生就业“北上广”命题不必总回锅
上海交大公共关系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发布,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第一财经日报》7月9日)
因近六成人没有在北上广就业的倾向,于是“逃离北上广”结论成立,并有某种“狼来了”的意味。如此场景并不陌生,与逃离相对应的自然是返回——当彼时逃离被热炒时,此时又可能出现大面积返回,北上广似乎成了国人心头的一个结,在“逃离”与“逃回”之间让人纠结不已。同时,这个命题又被附加了其他符号意义,比如底层向上,比如公平赋权,比如地域差距,比如身份歧视。
单从调查数据和字面理解,所谓逃离并不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尚未在北上广就业,还不属于其间群体,没有立足与扎根,何以逃离?另一方面,近三成人希望以北上广作为就业首选地,比照庞大学生就业人群来说,数量依然不小。北上广能让近三成大学生作为首选,说明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个比例难道真的不正常吗?
近六成受访大学毕业生选择去二线城市发展,就一定能得出逃离北上广的结论吗?任何命题都应有一个前置条件,在北上广就业多少才算合理,什么比例才是理论上和情感上的临界点呢?事实上,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严重的分化,从大专生到博士生的结构性差异明显,在就业选项上有不同预判。学历高则可能收入更高,同时也符合大城市的人才招揽计划,反之则更适合其他地方的需求。再加上生活成本高、落户困难等因素,就业意愿分化不足为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市场命题,如果用社会心态反复分析,就难免有矫情之味。这几年,“北上广”命题作为热点问题被反复炒,已经有些让人如同雾里看花。
铁打的城市流水的人,来来往往本是常事,大学生就业“北上广”命题本是一个伪命题,自然也就没有逃离的悲情与返回的惊喜。恰恰相反的是,在命题的炒作之中,信息就有可能被放大或者变样,给予大学生的并非一个客观而全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如同“新就业大学生薪酬不如农民工”等命题一样,预设的条件潜伏着某种歧视,从而导致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左右摇摆,无法达成统一的共识。
放大某一方面就必然弱化其他。没有必要给大学生是否选择在这三座城市就业赋予太多的附加意义。真正客观理性的判断应该以市场供需关系和人的自由选择作为标准。若以所谓的民生、地位、待遇、身份为标准,甚至以公平作为前提,那么就无法得出合理结论,自然也会让人无所适从。大学生就业“北上广”命题不必总回锅,就像拿大学生工资和农民工工资,或者白领与建筑工资比较一样,再好的食材被反复回锅,也会糊成一股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