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兰州大学王锐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比尔•盖茨当选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
6月4-10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 选举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5位。
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审核把关和投诉处理等工作,并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备案。
10月30日-11月3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
新当选的67名院士中,
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
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60岁(含)以下的57人,占85%;61岁至70岁(含)的10人,占15%,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新当选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业及医院18人,占26.9%。
多位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
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锐教授简介
男,汉族,1963年生,博士,二级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年作为负责人组建“多肽药物”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88年获兰州大学与日本Kyoto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90年~1993年先后在兰州大学和美国University of Kansas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2006年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6年~2008年任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2008年起任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新药临床前研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锐教授近三十年致力于多肽药物和手性药物的研究,获“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持续资助。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7件,已授权20件,申请国际专利PCT1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2篇(一区和二区12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6的论文5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1.3,累计影响因子1210,被SCI引用4261次,H指数为35。多篇论文被Nature出版集团等“亮点报道”,数十篇论文为“高被引论文”。获美国汤森路透首届“中国卓越研究奖”,以表彰其1篇论文为中国五年内各领域共24篇最具影响力论文之一。“因在多肽科学创新性的贡献”获诺贝尔奖得主Merrifield任主席的国际评奖会授予的Cathay奖。被认为做出了“最有价值的原创性研究”,而被授予美国多肽Olson奖。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杰出成就奖。
王锐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兼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来源:兰州大学官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已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备案,现予公布。
附件: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