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风雨路——记平凉市静宁县仁大乡刘川村乡村医生刘步财
静宁县仁大乡刘川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广大群众就医条件尤为落后,村里有就医买药的群众,要翻越一座座山,爬过一道道沟,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刘步财看到疾病缠身、咬牙坚持的群众,就立志做一名的医生,解决相邻看病难的问题。
子承父志 服务乡邻
刘步财父亲是位老中医,他随父学医八年,从1979年开始,刘步财开了一间不大的诊所,至今行医整整35年。在刘川村村卫生室工作,脱离父亲在身边的指导,独自承担行医的责任。
“那时条件艰苦,起初相邻们会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找我看病,我知道,毕竟我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我用自己的实力和专业水平赢得了相邻们的信赖。”刘步财告诉笔者。
刘步财手记一: 1995年八月份的一个下午,村里一位乡亲急急忙忙跑来找我,说家里的小孩手被砍掉了,情况紧急,我赶紧扔下手头的工作,拿着出诊箱跑到小孩家里,小孩名叫刘建鹏,一岁半,因顽皮闹事,五个指头都被农具砍掉了,受伤的手满是鲜血,小孩疼得哇哇大叫,我立即拿出盐水消毒,用纱布做了简单的包扎,然后和家长一块儿叫了一辆面包车,赶了五个多小时才到兰州陆军总院,陆军总院大夫马上通知我们手术,大家心里都没底,家长填了手术同意书,小孩被推了进去,我们紧张地等待着,手术期间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小孩失血太多,我一直陪着小孩的家长,看到他们的无奈和无助,我只能轻声的安慰他们,握着家长冰凉颤抖的手,我的心也紧紧地绷着,终于,手术做完了,整整11个小时,小孩脱离了危险,我们都舒了一口气。第二天看到小孩术后稳定,我也安心的回家了。
刘步财手记二: 记得五年前的一晚,接到紧急电话,说是患者恶心呕吐,腰背胀疼,难以忍受,我当时冒着黑夜,开着摩托车去患者家里,路途中下起了雨,担心病人的情况恶化,我加快车速,到患者家里已是凌晨两点多,我初步判断是肾结石,给予患者简单的治疗,情况不见好转,我和家属一同送往县医院治疗,确定患者情况稳定,我才安心离开,回来已是天亮。心里确实挂念那些大山深处的乡邻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我愿尽自己所能,扎根农村,为百姓多做点实事。
在刘步财从医的这35年里,医治好的病例数不胜数。而刘步财知道,单单传承父亲的医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行医之余,他每年定时到乡卫生院、县医院学习,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不仅学习医术技能,也要学习良好的医德医风。从早到晚,刻苦学习,勤奋钻研。他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常常亲自翻阅医术找答案,或者到资历丰富、临床经验多的老大夫哪儿虚心请教,及时做笔记,记录自己的行医经验,不断补充,不断充实。正是靠着他对医学知识的无限追求和对群众的无限热爱,刘步财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一致好评。
风雨行医路 任重道远
在35年的行医路中,刘步财也荣获了众多荣誉,但他知道,行医之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2003年,他被静宁县卫生局评为“防治非典先进个人”。这对他来说既是荣誉,更是鞭策。他明白医学是一个不断成长、学习、补充、完善、勤于实践、早临床的学科,为了给自己更好的充充电,2005年到2008年,他到定西卫校进行为期三年的综合学习。
刘步财说:“患者一次次的就诊,也不断的给我提示,需要注意个体化治疗,因人制宜,这条行医路有太多的未知和风险,可是正是这样的的冒险,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学习,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前进”。
50 岁 挑战新起步
刘步财在知天命之年,迎来了新医改政策的颁布,这对一个乡村医生刘步财来说是个新挑战。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新医改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的,这一政策的实施,确实惠泽农村百姓。刘步财所在的村卫生室,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医改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作用力。刘川全村总计976人,自新医改的颁布以来,建立了全村人居民健康档案,对全村人的健康状况做出了评估。全村有95名高血压患者,6名糖尿病患者,他每季度要上门随访,给老人免费测血糖、血压,尤其是空巢老人,每年都配合乡卫生院为65岁以上的老人们做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将检查信息存入档案。
刘步财说:“村里有一个60岁的老人,住在我家对门,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四肢关节严重变形,疼痛难忍,无法直立行走,老人患病一年余,身边没有亲人照顾,一个人艰难地生活着,了解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拿着治风湿的药,还有注射剂,给他诊治,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有所好转,见老人生活拮据,我也免费为他治疗,定期去看他。”
刘步财35年的行医之路告诉我们:医者,先做人,后行医。既是荷锄扶犁的种田人,也是防病治病的医生,乡村医生往往没有洁白的工作服,但是最接地气,他无疑是这个理念的最好践行者。
编辑:马存贵 报道:静宁县卫计局 马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