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山区靠亲友圆梦 大三学生打6份工资助41娃

13.11.2014  12:17

图为:骆群曙在大别山支教 (受访者供图)

  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21岁的大三学生骆群曙做公益创业已有两年。两年来,这个身高只有1.63米的男孩,每天打五六份工,换来每个月1600元的收入,自己啃馒头,却先后捐款上万元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

   打工

  蒸完包子去自习 做完家教扫楼梯

  一天打6份工照样拿一等奖学金

  21岁的骆群曙,由于胖胖的身材和整天憨厚的笑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小胖”。

  立冬后的阳逻校区,气温较市区更显清冷。不用闹钟,4时30分,小胖准时起床。洗漱完毕赶到学校柳园餐厅时,还不到清晨5时。“包子、饺子都包得差不多了,就等着你来一起上笼呢!”餐厅的柳阿姨一边包着包子,一边亲切地招呼着。小胖麻利地将包子、饺子、玉米棒子一一上笼开蒸,又帮忙卤鸡蛋,清理案台,打扫卫生,然后再将蒸好的食品装箱保温。6时以后,陆续有同学前来就餐,他又热情地给同学们刷卡、打包。

  6时30分许,餐厅的活儿忙完,小胖赶到一号教学楼西1101教室参加早自习。他几乎每天都是最早来早读的,从没有缺席或迟到过。除了本专业,他还辅修了中药学。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中午12时30分,顾不得休息,他又匆忙赶到由他担任社长的学校阳光爱心社组织活动。由于社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活动只能利用中午或周末时间开展。

  下午放学后,小胖又赶着去做两份不同的家教兼职。直到晚10时许,他才摸黑回到宿舍楼打扫楼栋,这也是他勤工俭学的工作之一。朴实的他每天都会把寝室和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自2012年9月入学以来,骆群曙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最多的时候,他一天会打6份工。

  即便是长期地打工,也没有耽误他的学业。2013年12月,学校授予17名同学风华学子一等奖学金,骆群曙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