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景区门票再降价

24.09.2019  08:44
原标题:多地景区门票再降价

今年“十一”黄金周,居民出游热情高涨。引人注目的是,近日我市与长沙、浙江、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出台景区门票降价措施,这意味着游客去部分景区时将节省一笔门票费用。最近两年,各地景区掀起降价潮,摆脱门票依赖已成共识。但面对客流量的快速攀升,景区服务能否“降价不降质”还有待检验。

新政:降价至少涵盖五省市

兰州市发改委近日也决定对榆中青城古镇景区门票进行调整,门票价格由原35元调整为30元;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门票免费;景区门票实行“一票制”。此标准自2019年10月1日起执行。

近日,湖南长沙市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景区门票结构及降低部分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自10月1日起,长沙靖港古镇景区门票由之前的78元/人次下调至65元/人次,长沙光明蝴蝶文化主题公园门票由之前的50元/人次下调至40元/人次。

在浙江省,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景区“十一”也将降价。大佛寺文化旅游区门票将由100元/人次下降至80元/人次,新票价将从9月30日起实行。

山东省泰山景区、“三孔”景区等多个景区都调低了价格。自10月1日一直到2022年9月30日,山东将对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孟母林等7个景点门票进行整合,价格降为140元,门票7天内有效。整合降价后,孔庙、孔府、孔林3个景点保留单票,孔府门票价格60元,孔庙降为80元,孔林降为10元;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孟母林4个景点免费开放。

在河南省,省发改系统近日召开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大推进力度,对明确纳入降价范围的4A、5A景区,务必在“十一”前推出一批降价景区并公布降价方案。景区:鼓励游客深度消费

近年来,景区降价的消息屡见不鲜。国家发改委曾多次发文要求各地推进门票降价工作,让利于民,鼓励旅游产业发展。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

趋势:摆脱“门票经济”依赖

国内游行程中,名山大川是游客必来“打卡”的目的地,这类景区通常以国有性质为主,例如游客耳熟能详的黄山、泰山、张家界、九寨沟等。有网友曾做过统计,走遍中国136家收费的5A级景区门票要花19085元。

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这两年多地景区掀起降价浪潮,让民众获得了实惠,进而刺激了旅游消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2.78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13.5%,门票降价是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一些习惯搞“坐地圈钱”经营模式的传统景区,门票降价让它们尝到了苦头。部分上市景区的今年上半年成绩单中,净利润一栏都出现了“下降”的数字:桂林旅游、丽江旅游、黄山旅游、张家界等知名景区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并普遍提到“受票价下调影响”。

有统计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旅游从业者普遍认为,在门票降价的趋势下,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是景区出路所在。景区可探索多种营收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增值服务,真正做到“降价不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