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公民想拿中国"绿卡" 海外华人成为主要群体

15.06.2015  16:07

    原标题:外籍公民想拿中国"绿卡" 海外华人成为主要群体

    中国“绿卡”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之一。“绿卡”是颁发给外籍公民的永久居留许可证,中国推行该政策近12年,但“绿卡”持有者凤毛麟角。随着公安部6月8日发文,将可申请“绿卡”的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等7类企事业单位,相关专家和外籍人士对“绿卡”政策放宽有了更多预期。《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绿卡”申请门槛高,政策落地不力,让不少在华外籍人士苦恼。国内移民领域研究者认为,面对国际竞争,中国人才引进的思路仍需开放。

   特殊贡献者拿“绿卡”相对容易

  “中国‘绿卡’?”俄罗斯青年安德烈一听《环球时报》记者提起这个话题,就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上周末在北京日坛公园附近一间俄式餐馆里,这个随父来华经商9年、一口京腔的27岁青年无奈地说:“这么说吧,如果你不是宝马中国总裁,不是打篮球的马布里,不是入选中国政府‘千人计划’的科研专家,也不是这些人的家属,那你基本就不用尝试申请中国‘绿卡’了。

  在安德烈提到的“千人计划”中,就有刘科这样的美籍科研专家。刘科1990年赴美深造,拿到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等企业工作。2010年初,作为中国政府“千人计划”入选者,刘科辞去GE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和气化平台负责人职务回国,担任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科学家。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单位人事部门帮我们操办了‘绿卡’申请的大部分手续”。据刘科回忆,他从提出申请到拿卡,大概半年时间,“中组部人才局是给了很大支持的”。刘科说:“我和我太太、女儿都拿到了‘绿卡’,我父亲因为年龄等原因,最后没有拿到”。

  天津泰瑞倍药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勇同为“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这位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回国后在天津滨海新区自主创业。他和身边多名“千人计划”外籍科研人员、技术型企业家也是在国内有关部门帮助下,完成了“绿卡”申请流程。“我知道按规定,申请‘绿卡’有很多门槛,同时也有一些针对特殊贡献人群的优惠政策。”李勇回国时对这些复杂的条款并不了解,他表示,公安部门和高新区政府给了他很细致的帮助,“指导我们适用哪些优惠政策,还帮忙填表、整理申报材料”。

  根据中组部2014年6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截至同年5月,以“特殊贡献”申请获批“绿卡”的外籍人员及家属共计1612人,约占“绿卡”发放总量的1/3,其中包括1306名“千人计划”引进的外籍人才及家属,以及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高层次人才。由此可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在申请“绿卡”方面具有优势。但即便这样,该计划分批次引进的40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中,目前拿到“绿卡”的不足两成。

  根据我国2004年8月开始实施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即中国“绿卡”制度,外籍公民可按投资类、任职类、亲属投靠类、特殊贡献类四个类别申请“绿卡”。任职类要求申请者担任副总经理级别职务,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享受同等待遇,且要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投资类要求申请者至少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3年稳定,实际缴费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美元。这两类规定被一些申请者认为“门槛”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5月,获得中国“绿卡”的约5000名外籍公民中,投资人员及家属仅有94人,任职人员及家属763人。

  相对而言,特殊贡献类和亲属投靠类的适用较为广泛。南方某市一名负责出入境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所在单位接到的“绿卡”申请以夫妻、家庭成员团聚为主,这类申请手续相对简便,基本都能获批,“要么就按特殊贡献”。据他解释,这是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突出贡献,或对国家有重大价值的世界顶尖人才、特殊技能人才及知名人士,包括世界著名科学奖项获得者、世界知名学者、企业家、运动员、文艺人士等。“操作中,一般就是国家专门引进的人才,或者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特别重要作用的外国人,上面会给优惠政策,地方也大力举荐,所以申请下来也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