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驻华使节考察张掖沙漠化防治

23.06.2017  03:31
  6月20日至21日,国家林业局组织缅甸、老挝等国家大使及“一带一路”沿线和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驻华使节、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一行40余人来张掖市,就沙漠化防治成效进行考察。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副市长王海峰出席相关活动。
  雨后的金张掖大地满目葱茏,生机勃发。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临泽县北部沙区张罗公路平川段农田林网和临泽县南部扎尔墩滩生态有机红枣产业示范基地,所到之处绿树成荫,植被繁茂,农田长势旺盛,宛若绿色海洋,许多外国友人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临泽县毗邻巴丹吉林沙漠,却满目尽绿,足见中国施实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效非常明显,尤其和农业配合的很好,既让农民有所收益,又防止土地沙漠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副代表CAROLINE JEANN G·LEGROS说。
  澳大利亚农业参赞BENJAMIN SCOTT MITCHELL表示,“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规模很大、成效显著,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度,需要学习借鉴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春峰表示,此次选择考察甘肃,一是河西走廊防沙治沙工作在全国做得非常好,二是河西走廊承载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内涵。张掖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大,近年来张掖下功夫防治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为筑牢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沙治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保青龙、中建绿洲、北锁黄龙”的发展战略,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中央财政补贴造林、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项目,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地级示范园区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为带动,采用护、封、造、固、用多种措施,逐步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全市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26.94万亩,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沙产业开发成效明显,形成防沙治沙向纵深发展的新格局。(张掖市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