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民调研平凉市精准扶贫等工作

31.08.2015  09:22

  原标题:夏红民调研我市精准扶贫等工作

   中国甘肃网8月31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 (记者 胥富春) 8月29日至30日,副省长夏红民深入庄浪县、崆峒区,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文化、卫生、旅游、养生产业的开发等工作进行了调研,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省旅游局局长何伟、省文化厅副厅长梁朝阳一同参加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臧秋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复兴,副市长李生发及市政府秘书长王锦陪同调研。

  在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崆峒区麻武乡城子村,当了解到贫困户因病致贫者居多时,夏红民与县、乡、村干部深入交谈,对因病致贫的具体情况又做了进一步了解。夏红民说,因病致贫家庭,并不仅仅是没钱治病,而更多的是家庭成员因病丧失了劳动力,有些病人还需家属照顾,家中无人出门打工挣钱。在这些不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生态条件好的地方,我们就要扶持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游、农家乐,让村民不用外出就可以获得收入,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慢性病人,也可从事打扫卫生、看停车场等轻体力劳动。

  夏红民强调,要把文化、卫生、旅游、养生等产业开发各项任务落实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打好组合拳,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平凉的大景区建设搞得较好,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把景区的公路建设纳入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要围绕精准扶贫和立地条件谋划产业,按产业发展要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积极支持大景区附近农户修好住房、改水改厕,把修建融自用和经营为一体的农房作为扶持旅游产业的一项具体措施,在项目上支持、在贷款上倾斜,可以通过大户入股、建立互助组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平凉的土特产、山野菜以及根雕、纸织画、麦秆画等旅游产品已具备一定基础,值得进一步发展。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养生菜谱,让农民做好家常饭,通过养生食疗和绿色天然无公害食品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关山林缘片带过去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由于受发展空间所限,过去的扶贫方向是搬出来,现在来看,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的村落、农户,可以进行就地改造,变劣势为优势,把环境整治好,把农民培训好,把旅游产业发展好,穷山僻壤就会逐步变成金山银山,乡村舞台、文化广场也能充分发挥作用,排练演出一些地方文艺节目。

  在两村卫生室,夏红民与村医深入交流,询问他们为村民提供的服务,每年的收入,村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医药费报销以及进修学习等情况,鼓励他们认真钻研医术,提高执业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在城子村农户苟纳成家,夏红民在查看院内设施后指出,要加强对村民生活习惯的引导,在修建房屋时,对厕所、家畜家禽圈舍的设计尽可能提高标准,做到人畜分离。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国医养生馆、柳湖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红民指出,要将民政、残联的康复项目整合进来,以人为本,完善提高,切实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为群众健康服务。同时加强与旅行社的联系,把旅游产业和中医养生诊疗相结合,通过游客体验推动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