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全国人大代表夏红民:旅游+扶贫是双赢 让农民增加获得感 记得住乡愁

06.03.2017  10:32

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小英) 2016年9月,鸣沙山下、月牙泉边,敦煌飞天在这里绽放异彩,一场盛会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就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它也为拉开了甘肃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序幕。

去年甘肃省旅游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这是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是甘肃的探索。2017年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接受央视网专访,畅谈甘肃探索文化旅游+扶贫融合发展的收获与期许。

谈文博会出发点是落实总书记倡导

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出发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倡导,落脚点则是实现总书记五通的战略目标”,夏红民说,首届文博会凸显了包容多元立体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这次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通过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

文博会就是让大家来到这个曾经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过贡献的地方来,纵观我们的历史,展望我们的未来,共同实现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构想”,夏红民透露,2017年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亮点更多,主题更丰富,突出论坛、展览、演出、贸易、创意、游玩六大主题,即继续举办部长级论坛;举行文化联展,展示文化精品,共享文化成果;演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优秀的文艺作品,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升华交流合作;开展文化贸易;引领文化生活,通过创意使得悠久的文化焕发出青春;畅游丝绸之路,共享文明之路。

谈旅游自加压力有信心超越2016年

2016年甘肃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200多亿,游客增长超过22%,旅游综合收入超过了25%,夏红民说成绩来之不易,但也是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果。

2017年,甘肃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游客人数增长要保持在22%,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要保持在26%。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以及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引领着全省旅游的发展,全省各市州也有了内生动力,“2017年,虽然甘肃自加压力,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实现2017年定的目标”,夏红民如此表示。

《甘肃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在旅游产业上实现了235发展战略,率先建设20个大景区,以省带市、以市带县、以大带小,建设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在全省形成“235”布局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体系,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为此,甘肃特地提出了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促进旅游发展的十大行动。

谈扶贫乡村旅游既留住了乡愁也增加了农民获得感

过去发展旅游,我们总是将目光看向景区景点,并未把乡村旅游当做重点来抓,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人们生活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体验过去传统的生活,回味山清水秀的农家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每年将集中扶持10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对全省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119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成专业旅游村600个,旅游示范村100个,标准化农家乐20000户,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乡村旅游就是要把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变成另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夏红民认为,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是紧密相连的,甘肃旅游的发展,得益于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乡村旅游则是将政府的号召变成全民行动,乡村旅游就是既留住了乡愁,也增加了农民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