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班重现西北乡村学校
20人的小教室分为两部分,一、二年级各据一半;同一块黑板也一分为二,一半是一年级的两位数减法板书,一半则正给二年级验算3位数减法。
操一口浓重的乡音,乡村教师康英一边写板书,一边在讲台上不停踱步,扯着嗓门引导学生听讲;教室里二年级学生盯着黑板,顺着康英大声应和着,一年级学生有的低着头做作业,有的则默默地看着黑板。
这是记者近日在甘肃省临洮县乡村学校复式班课堂上看到的场景。在临洮县乡村学校,像这样一个班有两个年级的复式班比比皆是。
“小时候念书就是复式教学,现在要做的是让复式教学的课堂有变化、提质量。”临洮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董世录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完全小学减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增加,已成为乡村学校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临洮县地处陇中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临洮县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占乡村教育半壁江山。该县有完全小学195所,其中100人以下完全小学135所;另有50人以下教学点172所。
临洮县教研室主任毛朝辉早年在洮阳学区当老师,后调到县教体局做教研工作,对于临洮基础教育的现状,“一本账记得比谁都清楚”。
“编制偏紧,课程开设不齐;学历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方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毛朝辉认为,布局调整后,临洮基础教育的短板在乡村。
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考虑到山区多,乡村学校散布,临洮不搞一刀切,没有将分散在山区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进行撤并,而是维持原有布局,将山村学校高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学校。
这样一来,原有山区小学学生人数锐减,成了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在毛朝辉待过的洮阳学区,山区学校4~6年级的学生迁到平原地区就读后,洮阳学区教学点由原来的5个变成了7个,完全小学则相应减少了两个。
在临洮,完全小学减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增加已成为乡村学校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随之而来的还有师资分布的变化。由于山村学校学生数减少,相应的教师编制也减少了,一所山村小规模学校往往仅有3~4名在编教师,很多教学点只有一名教师。
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在县域内,优质师资的基本流向是从山村到乡镇,再到县城。临洮乡村现有教师也呈两极分化态势,要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么是学历低、年龄偏大的老乡村教师。
因为师资紧缺,现有队伍又参差不齐,在临洮农村的很多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包班制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即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同时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如此,一个数学专业出身的老师,还要同时上语文、英语等课程,至于地理、历史和音体美等“副科”,多数学校则无法顾及。
复式教学符合乡村实际,但又存在课堂教学互相干扰的弊端
乡村学校结构的新变化,使得临洮农村教育再成短板。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破解这一难题。
“改变乡村教育,首先得从改变人入手。”经过多年投入,临洮乡村学校的硬件大大改善,教育部门经多方调研,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改变乡村教育的现实路径。
“教师教学负担重,教学理念、方法陈旧。”毛朝辉说,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个大的转变,“要让课堂活起来”。
临洮县采取引入外脑的办法,给乡村教师进行一场头脑风暴,以期解决教学方法老旧、知识更新不足的问题。
2009年,复式教学教师培训项目在该县中铺镇率先实施,实施两年后,取得明显成效。所谓复式教学,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较之包班制,复式教学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同时,教师可腾出课余时间钻研教材。”经过反复试验和比较,毛朝辉发现,由于是专业老师授课,复式教学学生单科接受的知识更专业和精深,所有学科接受的总信息量也更加广博。
常规的复式教学法有“动静结合”、“同动同静”等模式。“动静结合”即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时,另外年级的学生自习或按老师要求做作业,教师完成一个年级的课后,再转向给另外的年级上课,如此循环。而在“同动同静”模式中,“同动”指教师同时面向各年级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静”则是各年级分别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穿梭于年级之间进行个别指导。
甘肃省教委原副主任、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协会会长马培芳长期关注基层教育,认为复式教学虽然符合基层实际情况,但因其课堂教学的相互干扰严重,长期以来在教育界广受质疑。
2012年,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协会的专家来临洮调研农村小学教育,提出了解决复式教学互相干扰的教学方案——“垂直互动式”教学法。
“‘垂直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强调课堂的互动和交流,要求在课堂课程内容安排上,将不同年级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使不同年级的授课内容具有相临、相近和相通性;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年级同时进行,课堂上有广泛的参与和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与各学习小组间的互动,使知识在参与和互动中得以理解和掌握。”毛朝辉说,将不同年级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复式班课堂在广泛参与中协同进行,可有效避免互相干扰。
临洮县抓住这一契机,又争取到了为期两年的“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公益项目。该项目在2013年11月启动,全县90名乡村骨干教师参加了“垂直互动式”复式教学模式培训;之后,临洮县又对全县18个学区、近300名教学点教师和600余名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了“垂直互动式”教学培训。
2014年春季开学以后,“垂直互动”教学模式在临洮县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尝试展开。
新型教学方法对教师是个挑战
去年年底,临洮县衙下集学区5名参加了全县培训的骨干老师对全学区120名教师进行了“垂直互动”教学法培训。今年春季开学以来,衙下集学区安排了7所学生人数在60人以下的完全小学试点“垂直互动式”复式教学。
经过系统培训后,“垂直互动”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接受,但应用情况却不尽相同。
“年纪小一点的老师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行动快,探索积极,老一点的则动作缓慢,在具体操作中,由于课堂前的准备不足,教材整合的效果并不明显。”罗永学校长说。
“老师们觉得课堂时间难以把握,经常觉得不够用。”罗永学发现,虽然授课内容和课堂组织方式有了变化,但课堂上互动少,合作探究并不多,这和“垂直互动”教学法的要求还有差距。同时,他也听到了不少老师的抱怨声,觉得新方法课堂时间难以把握,增加了教学难度。
“‘垂直互动’教学法的要害在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这是基础性的;其关键在于课堂上的深入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年级互动。”马培芳说,这无疑对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
衙下集学区大柳树王家小学2010年改成教学点,由于学生减少,教师编制紧张,一二年级组成了复式班,采用复式教学法。从上学期开始,复式班年轻的语文老师王育宏开始尝试运用“垂直互动式”教学法,这在他的教案中有了体现。
“备课时,要将两个年级有关联的内容组织在一起,给一年级认字,让二年级组词,两个年级都有收获。”他举例说,可以将一年级的《春天的手》和二年级的《春天在哪里》结合起来同时授课,因为这两课的内容都和春天有关系。
“要整合教材,备课、上课一下感觉吃力了。”运用“垂直互动”教学法以来,教师的空闲时间增多了,但要同时熟悉两个年级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还得有机整合,难度明显大了许多。
“整合教材既无教辅材料,也没有现成标准,全凭自己理解,时间充裕了可能好一点,时间一紧,效果就难以保证。”王育宏说。
在探索中完善,给教改多一点时间
春季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罗永学对衙下集学区“垂直互动式”教学法复式班和传统教学复式班进行了对比,单从成绩看,“垂直互动式”教学的成果并不突出。
“有些老师担心‘垂直互动式’教学会影响成绩,在课堂教学运用中还有顾虑。”罗永学说,由于新教学法对老师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加之农村学校教师大多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观念转变慢,新方法一时难以接受,为不影响成绩,老师们更愿意按已有习惯上课。
马培芳在调研中也发现,吃透教材,做好教案、学案,是“垂直互动式”教学成功的关键,这需要一个时期的努力,并非短期内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目前效果并不突出,但毛朝辉发现,新教学理念对老师们的触动正在发酵,很多试点学校的老师已经在自觉探索,同时,校内的教研活动也开展起来了。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复式教学教改试验,临洮县建立了针对复式教学的“自上而下”的培训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考评体系。
“过去对乡村教育不重视,只要把学生管好就行,对质量的要求并不高。”毛朝辉说,结合临洮乡村教育实际,复式教学仍大有可为,关键在于释放教育主体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马培芳认为,实践证明,复式教学适合山区农村实际,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这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于复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马培芳强调,从转变观念到付诸实践,最后达到预期的效果,必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要给充分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