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应用可保护敦煌减少沙患

21.10.2015  10:43

    新华社兰州10月20日电(记者郭刚、程楠)20日在甘肃敦煌召开的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防沙治沙新材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参会专家普遍认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可有效固沙,实地应用效果良好。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屈建军介绍,除了传统的沙障、网笼固沙法外,可降解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应用将进一步加强沙漠植被保育和高效利用,而且“新材料和新技术已经彻底解决了敦煌莫高窟的风沙问题”。

    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奎多说,高分子有机固沙就是利用新技术,使地面松散的沙土固定,防止强风掀起的沙粒迁移造成沙尘暴和水土流失,使植物在恶劣环境下保持水分并生长。

    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风沙线长达100多公里。敦煌市副市长李进银说,敦煌每年风沙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元,“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长久保护敦煌绿洲是重大的历史责任。

    记者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看到,当地通过采用新型阻沙固沙、设立围栏和人工促进自然修复工程等新技术,有效防止了土地沙漠化,“新技术新材料固沙应用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自然奇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屈建军说。

    据了解,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于1992年,由我国沙业专家、管理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致力于促进沙业科技成果推广和沙漠化防治。(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