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农村处组织验收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26.12.2014  20:40

2014年12月25日-26日,省科技厅农村处组织相关专家,对“高繁殖力优质肉羊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蜜蜂良种繁育基地与蜂产品及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应用”、“以酪蛋白水解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青霉素G酰化酶”、“10万亩无公害山地葡萄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唐古特大黄GAP种植及产业化开发”等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进行了会议验收。

民勤中天羊业有限公司、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的“高繁殖力优质肉羊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项目实施期间,培育了含37.5%湖羊、12.5%南非肉用美利奴和50%杜泊羊血液的高繁力肉用绵羊新种质,新品种核心选育群达3211只;新品种核心选育群繁殖率达190%,羔羊日增重1~2.5月龄达216g,2.5~6月龄达195 g,羔羊2.5月龄断奶体重19.38kg,6月龄体重母羊达36.75kg、公羊达42.88kg,周岁母羊体重52.47kg,周岁公羊体重80.73kg;通过多基因效应分析,BBG+CC型为优势基因型组合;项目申报发明专利2项,制定杜泊种羊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种羊地方标准,培养研究生6人,示范推广种公羊5539只,累计生产各类杂种羊62.26万只,增收8509.4万元。

蜜蜂良种繁育基地与蜂产业标准及实用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应用”由天水西联蜂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等单位承担。项目实施期间,研发新产品2个,制定甘肃省蜂产业地方标准4个、企业标准2个;获得发明专利申请2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联盟企业建立了蜂产品质量自检体系,建立3个中蜂选育基地,扶持中蜂养殖户61户,辐射带动1000户。

临夏州华安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以酪蛋白水解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青霉素G酰化酶”项目,研究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10397、巨大芽孢杆菌22680、蜡状芽孢杆菌21090在以酪蛋白水解物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发酵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工艺参数;确定了适宜于蜡状芽孢杆菌21090突变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建设了以酪蛋白水解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中试生产线,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了产品标准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10万亩无公害山地葡萄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由天水市麦积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项目实施期间,引进葡萄品种21个,筛选出适宜发展的巨玫瑰、克瑞森等7个品种,建立苗木繁育基地200亩,繁育苗木200万株,完成低产园改造1万亩;建立示范园2000亩,初步建成10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葡萄产业基地,其中挂果面积5.85万亩;集成应用“三带栽培法”、测土配方施肥、抗旱栽培、白纹羽病、双棘长蠹等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质果率达到78%,新增总产值5270万元,纯收益4658万元。

唐古特大黄GAP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由甘南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承担。项目实施期间,选出了表现良好的唐古特大黄新品系1个(待审定);编制完成了唐古特大黄栽培标准规范(SOP)和唐古特大黄病虫害防治规范;申报专利1项;建立唐古特大黄制种基地210亩、示范推广种植2160亩。

期间,专家对2014年立项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平凉红牛牛三元杂交改良技术应用与推广”、“甘南牦牛肉屠宰加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油橄榄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项目进行了实施方案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