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 壮士归营 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开园

19.09.2015  13:01

  原标题:碧血丹心壮士归营

金培玉的老伴静静地守候在墓碑旁 记者 甘霖/摄

安葬老兵 首席记者 马军/摄

   中国甘肃网9月1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朱旭东 张鹏伟 实习生 杨江娜 沙随强 马亚宏) 烈士归营,碑上丹青把一缕缕历史之光化作永恒;此刻,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被一串串眼泪打湿……9月17日晚,是榆中人杨莲秀兴奋又极为难过的一晚。这一晚,杨莲秀无眠。杨莲秀,是抗战老兵金培玉的妻子,今年84岁。9月18日,是金培玉安葬的日子,杨莲秀当天早晨5点起床便从榆中出发前往位于甘肃卧龙岗人文纪念园的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老头子,我以后也来陪你!”在金培玉墓前,杨莲秀久久不愿离去。阳光照在墓碑上,又反射到杨莲秀的脸上,一滴泪掉下来。当天,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开园,刘德田、于殿英、邹朝佐、金培玉4位抗战英烈骨灰安放仪式隆重举行,在39位健在抗战老兵的注目礼中,在最高仪式的致敬中,壮士归营。

  4位已故老兵安葬

  “我一定要看着你爸走!”路远,且患有严重股骨头坏死,行动极为不便的杨莲秀却执意前往。

  9月18日晨6时许,杨莲秀已经和儿子金春俊来到了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

  等了一个多小时,各方来宾才陆续到达。“我能先去陪陪老伴吗?”为了满足近乎于乞求的愿望,开园盛典还没有开始,志愿者便搀扶杨莲秀来到金培玉墓位前。

  放置好五谷杂粮等物品,也不抚摸,也不大声哭泣,杨莲秀凝视着墓碑,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皱纹把一缕缕历史之光存起来。

  “奶奶,这里一会儿人多,会比较挤。为了安全,我搀您坐到外面。”活动即将开始,在志愿者再三催促下,杨莲秀这才肯离去。

  青山巍巍,护佑忠骨;黄河浩浩,传颂军魂。当天开园盛典最后,刘德田、于殿英、邹朝佐、金培玉4位抗战英烈骨灰安放仪式举行。

  4位抗战英雄均为2014年3月31日后,兰州晚报寻找并采访报道过的老兵,采访后不久相继离世。

  安葬仪式开始,礼兵抬着军旗在庄重的乐曲声中从军魂园石碑处缓缓走向纪念园,4位抗战老兵家属抱着骨灰盒跟随其后,神情凝重,礼仪人员用黑伞为骨灰盒遮阳,鸣礼炮70响,所有来宾朝安葬队伍前进的方向,手持菊花献上最后的祝福。此刻,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被一串串眼泪打湿。

  安葬队伍抵达各自墓位前,参加盛典的抗战老兵也纷纷起立瞻仰,眼神中流露着庄严与肃穆,仿佛在心里默念,“等着我吧,到时候我们在此集结,再次吹响胜利的号角。”

  主持人宣布落葬仪式开始,工作人员将骨灰盒放置在墓穴里,家属调整摆正骨灰盒,封墓盖。在墓碑上摆放党旗后又举行了揭幕仪式。最后,家属们为老兵献上美酒、美食。

  “这是最高仪式的安葬,这是所有人献上的最好祝福。4位英雄将在‘最后的军营’里永垂不朽。”甘肃卧龙岗人文纪念园董事长宗荣说。

  “父亲在‘军营’里重生”

  “多少年,父亲都过着极为平常的生活,抗战故事讲了好多遍,有时候我们子女都嫌烦不爱听了。慢慢地他都忘记自己是上过战场、打过鬼子的老兵了,完完全全成为一个普通人。没想到晚报和卧龙岗还建造了如此漂亮的纪念园,把关爱抗战老兵做成了一项爱国主义事业,我相信父亲又重生了。这是父亲多大的荣誉,我们子孙后代做梦都没有想到。而我们也因此成了英雄的后代,光芒万世啊!”于殿英的儿子于和力说。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这群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或用生命,或用意志,守护着国土。”在2014年9月30日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奠基仪式上的这段讲话,成为抗战老兵邹朝佐在公开场合的绝唱。邹朝佐的儿子邹忠激动地说:“父亲在个人回忆录正文前写道,我是一个兵,请不要让岁月的流逝,淹没了我最宝贵的回忆。父亲说他不怕牺牲,就怕被遗忘,今天父亲入驻纪念园,也算是实现了他的遗愿。”

  刘德田的儿子刘兵也颇为感激,“再过若干年,抗战老兵都会逝去,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鲜活历史能否留存是个关键问题。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以建造抗战老兵专属陵园的纪念方式记录这段历史,可以让世人看到‘血淋淋’的战斗场景,看到每位老兵英勇杀敌的铁血身影,看到中国人的团结和力量,看到一个民族无限的希望。作为抗战老兵的后代,我愿意秉承先辈的革命意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