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24.11.2015  10:48
原标题: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热点辨析)

一些城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但去看书的农民工寥寥无几;一些地方兴建了文化馆、艺术馆等,但使用情况差强人意,部分场馆甚至门可罗雀。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所谓可及性,是指民众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适合度”,即服务的距离、时间、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服务对象享受服务。正是在可及性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了不少,但并未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的看,我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两个问题、一个矛盾: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匮乏问题;刚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民众弹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一项基于全国20个省份80个县(区)的问卷调查显示,公共文化服务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离城镇愈远,公共文化服务愈弱。真正下沉到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比较匮乏,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享受到。

公共文化服务除了不均等问题,还存在内容单一、供给过于刚性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比如,在许多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占人口大多数,而送到农村的图书、电影等却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许多城市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在交通不便的市郊。许多文化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与人们的上班时间重叠,不便于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可见,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选址是否便利城乡群众、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城乡群众需要、服务程序是否符合城乡群众文化习惯、服务内容是否贴近城乡群众生活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城乡基层倾斜,进一步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根据地方和基层特色,尤其是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文化需求。针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差异,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应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使群众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城镇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半小时文化圈。譬如,将设在乡镇(街道)和村落、社区的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文化馆服务体系,实行“总分馆”体制,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延伸到工厂、园区和居民生活区,方便人们就近读书;在人流密集的车站、地铁口、超市、菜市场设置自助图书馆,方便人们借阅图书。

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与新科技融合。根据年轻人上网和手机阅读的习惯,加快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开发移动阅读平台,方便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享受便捷式、个性化的公共阅读。

探索建立城乡群众文化需求表达、评价和反馈机制。健全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项目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设立能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