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县教文卫事业发展纪实:六十年巨变铸就"阿克塞之梦"

25.07.2014  10:20

六十年巨变 铸就“阿克塞之梦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纪实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简单的二十个字,却满载着塞外小城阿克塞的梦想。六十年,一个甲子,几代人为之奋斗,现如今,幸福的笑颜如花绽放在每个小城人民的脸上,诉说着戈壁新城的美好生活。

    百年大计教育为发展根本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极其看重教育。然而,1954年,一顶帐篷,一块黑板,一名教师却是阿克塞学校的全部写照。历经数十载的奋斗,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琅琅的读书声……这一切都让初次来到阿克塞的记者瞠目结舌。据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阿克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基础教育,加快普及九年制教育,尤其是在国家教育政策扶持下,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延伸的十五年免费教育。目前,全县有幼儿园,中、小学各1所,在校学生1745人,教职工210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高考录取率达90.8%。2012年县幼儿园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13年“三类语言文字”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同年,全县义务教育跨入国家均衡发展县行列。

    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阿克塞,依托民族区域优势,积极探究民族特色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在教学中坚持“强化汉语、巩固哈语、学习英语”的原则,自编了适合本地学生实际需要的哈语教材,形成了哈、汉、英“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开设哈萨克文化和民风民俗、音乐、美术等方面校本课程,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逐步将哈萨克语言文字教学和哈萨克族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教育格局。

    六十春秋 文化为民族血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阿克塞县作为全国仅有的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从1954年建县到1998年迁县,再到现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事业伴随着阿克塞走过60年的艰辛历程,见证了阿克塞这60年来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广播电视台、图书馆、文化中心、民族风情园、赛马会、周周乐、文化下乡、第九届哈萨克式摔跤亚洲锦标赛、哈萨克美食文化节……”当阿克塞文艺先进工作者、中国曲艺牡丹奖甘肃获奖者帕丽达向记者讲述六十年来阿克塞的文化事业发展的时候,每一个地方,每一项赛事都让她忍不住为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而骄傲。而谈到自己将来曲艺事业的时候,她却告诉记者:“以后,我想多带点学生,让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这既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期望,也是阿克塞人民共同的期望。

    带着这份共同的期望,带着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以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手段,逐步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双丰收,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作出贡献将是阿克塞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数载耕耘卫生为民生保障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健康幸福。自治县成立60年来,阿克塞县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勃勃生机,为老百姓撑起了一把绿色而安全的“健康伞”。

    “我几个孩子都是我丈夫在草原上接生的。”年近七旬的阿克塞老人马秀兰说。谈到过去卫生医疗条件,老人家忍不住地叹息;而一句“辛苦换来幸福”,让我们深深感到阿克塞人民的乐观和坚强,更深刻体会到六十年里阿克塞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迅速。从1954年草原上诞生的第一个卫生所到现在,阿克塞已建成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网,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14个。各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全部实现“零差价”销售,合作医疗人均年筹资标准增至490元,参合率达到99.66%,人人享有初级保健的目标基本实现,为阿克塞人民幸福安康健康提供了最安心的保障。

    以教育为民之根本,以文化为民之血脉,以卫生为民之保障,六十年来,阿克塞县委、县政府在国家各项民生政策的指引下,从民生切身需求出发,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了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面繁荣,筑就了“阿克塞之梦”。未来,阿克塞各族人民将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继续描绘阿克塞的美丽画卷。(曹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