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培黎 ——“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张掖分活动侧记

22.09.2016  19:03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县城,张开热情的臂膀,盛装迎客——9月18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论坛”张掖分活动隆重举行,中外嘉宾齐聚山丹,深切缅怀路易·艾黎、乔治·何克两位伟大的国际友人,重温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他们的伟大友谊。

  上午9时许,山丹县艾黎与何克陵园内庄严肃穆,鲜花吐蕊。百余位中外嘉宾面向艾黎与何克纪念碑,肃立、默哀。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27年,他从新西兰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上海,在中国工作生活长达60年,把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无私奉献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先后获得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北京市“荣誉市民”、甘肃省“荣誉公民”、20世纪“十大国际友人”等殊荣。乔治·何克是英国著名记者、国际反战和平人士,1937年从英国沿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1942年,艾黎与何克在陕西省凤县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迁至我省山丹县。在山丹,艰苦办学10年,何克为国际“工合”事业和培黎学校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艾黎视山丹为“第二故乡”,去世后与何克合葬在山丹。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新西兰、英国时,深情回顾和高度评价了路易·艾黎与乔治·何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9时10分,在深情的《献花曲》中,4名武警战士抬起花篮,缓步走向艾黎与何克纪念碑,将花篮摆放到纪念碑基座上。中外嘉宾来到纪念碑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并向陵墓敬献鲜花。

  鲜花寄托哀思,更象征着友谊。早在20世纪30年代,艾黎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抗日战争伊始,他和宋庆龄、埃德加·斯诺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智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习仲勋等与艾黎长期友好往来。艾黎去世后,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988年,应艾黎生前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同志担任山丹培黎学校名誉校长至逝世,历时14年。

  缅怀活动结束后,中外嘉宾依次参观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山丹培黎学校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艾黎纪念馆、培黎国际职业学院。

  1953年,山丹培黎学校迁往兰州,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现兰州城市学院)。1985年,经艾黎提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甘肃省政府在山丹县重建培黎学校。习仲勋同志心系培黎学校,为学校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重要的帮助与支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省委副书记欧阳坚高度关注培黎学校的成长发展,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培黎国际职业学院,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在培黎国际职业学院建设现场,中外嘉宾为“情系培黎”校园群雕揭幕。这组雕塑制作精美,人物栩栩如生,真切再现了艾黎与习仲勋以及培黎学校师生的深厚情谊。

  艾黎与何克是东西方国际文化交流的样板和典范,更是重要的国际文化品牌。他们播种的友谊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张掖市与山丹县,分别与新西兰塞尔温区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同时,山丹培黎学校与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友好组织、学校、人士也保持着密切的工作往来。广泛的国际交流,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使学校成为张掖乃至我省对外交流的窗口与纽带。(记者齐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