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原标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兰州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兰州市紧紧围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努力在充分阐释、广泛传播、抓好结合、着力融入上下功夫,在全市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局面。
一、深化学习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兰州好声音”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制定《兰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行各业工作、干部理论学习、干部选拔使用的方方面面。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邀请中央党校专家进行专题辅导。
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传播活动,结合“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说、戏曲、影视剧等作品。结合双联行动和乡村舞台建设,遴选一批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开展巡回演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文化品牌。
二、坚持典型示范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2012年以来,根据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工作部署,我市策划开展了“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兰州好人宣传推广活动。截至目前,共评选出“兰州好人”600余人。
为充分发挥这些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我市还精心设计、创新载体,制作了系列公益宣传视频——兰州好人墙,在电视台、全市室内外电子显示屏幕上循环播放,用他们鲜活的事例教育感染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道德实践养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助推创建工作的精神动力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市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以培育诚信文化为根本;开展“友善”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勤俭”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深入开展以“德润陇原-文明兰州”为主题的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孝心儿女等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实守信、遵德守礼、孝老敬老、节俭惜福、崇尚廉洁等道德风尚。
深入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
天水市委宣传部
今年以来,天水市以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为抓手,以增强认知认同、形成价值共识为着力点,兴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热潮。
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精心安排部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是基础。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召开了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暨“24字人知人晓工程”专项工作会议,印发了《天水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和《天水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案》,分县区、分层次、分系统理清责任,细化任务,提出要求。
为确保宣传工作落细落实,4月中旬,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召开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启动工作汇报会,对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宣传重点,分解下划任务,积极开展“24字人知人晓工程”,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步步深入,取得实效。
二、多措并举,创新载体,叫响“24字”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我市以多项举措和手段,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推进“24字人知人晓工程”,不断扩大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借力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市内各媒体开设专栏,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同时,通过刊发理论文章、新闻稿件、链接中央、省主要媒体相关文章、背景资料等,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借助主题示范街带动。天水市确定秦州区藉河北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主题示范街”,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其他6县区也分别确定“主题示范街”,总体方案已经设计完成,正在加紧建设中。
运用公益广告营造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牌,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农村悬挂。同时,在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学校、高速公路、旅游景点、车站机场等区域设立固定宣传牌26块,在乡镇村组制作、悬挂、张贴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的横幅标语、喷绘、公益广告3000余处。
突出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开展了天水市美德少年和“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最美人物”的事迹诠释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从好人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推广设立“善行义举榜”,展示普通百姓中的道德人物所蕴含的道德力量,让人们从身边典型身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张掖市委宣传部
张掖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彰显特色、打造品牌上求实效,用主题实践活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强化宣传普及,做到人知人晓
一是分层施教做好理论普及。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作为必学内容纳入各阶段学习计划。各级理论宣讲团(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宣讲内容,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对谈。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普及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
二是见缝插针强化公益宣传。各县区、各部门单位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主要公共场所悬挂公益广告牌,并利用党群活动室、道德讲堂、宣传橱窗、市政公用设施等宣传阵地播放公益广告,让干部群众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受到熏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眼、入脑、入心。
三是持久深入加强舆论引导。市县区各媒体通过刊播、转载、解读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方式,深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定期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广告,同时登载相关理论文章,持续深入地开展主题宣传。
二、注重抓细抓实,促进实践养成
一是学习先进促养成。持续开展推荐评选“陇人骄子”、“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举办道德模范进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巡讲活动,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依托广播、电视、网站、宣传栏、户外公益广告等载体,制作发布“张掖好人榜”,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是全民参与促养成。精心部署开展张掖城市精神大讨论、不文明言行大曝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宣传、城乡环境大整治“四大行动”和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抓好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公共场所文明有礼、邻里相处文明有礼、行路驾车文明有礼、旅游观光文明有礼、网上交流文明有礼六项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文明餐桌和文明餐饮示范店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三是亲力亲为促养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融入节庆活动、重大节会和全民旅游大宣传等,组织开展“文明言行有你有我”“关爱自然、你我同行”和“红红火火过大年”“金张掖旅游志愿者”“网络文明传播”等各类志愿服务和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
凝聚企业发展正能量
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
西北永新集团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24字人知人晓工程”作为思想政治主要工作,在生产经营、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化为干部职工的思维习惯,又外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一、舆论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
西北永新集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宣传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中。《西北永新报》报眼中持续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各个版面积极刊登专题理论文章和典型人物事迹;集团网站主页开办了核心价值观专栏;化工园区、项目施工场地、物流园区、楼道及道路两侧护栏等处悬挂张贴大型喷绘,在食堂、公寓楼等生活区域,一张张“节约用水”“爱惜粮食”等主题宣传画,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弘扬传统美德。利用新媒体互动性、数字化与即时性的特点,利用集团微信、微博等新鲜方式,以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二、丰富载体,以“融入”落地生根
集团公司党委中心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坚持组织开展好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的龙头带动作用。各单位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持续开展“先锋引领”活动,带动更多的职工见贤思齐,争做模范、先进。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重要节庆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文艺演出、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广泛进行企业员工个人行为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的宣传贯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规范员工行为、改善员工精神风貌的有力推手。
三、融入实践,汇聚企业发展正能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之贯穿于企业价值理念、经营理念、规章制度、日常行为各个层面。永新集团将“永新·用心创造美”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将“股东满意、员工幸福、用户至上、社会信任”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真正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成改革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让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永新员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开展文明旅游行动
甘肃省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省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展示旅游行业文明形象,全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旅游行动,努力打造旅游行业文明窗口形象。
一、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意识
集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结合开展“5·19”中国旅游日“绚丽甘肃,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省旅游局、省文明办、兰州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甘肃省公民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同时,全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院校、新闻媒体等100多家单位,开展了系列文明旅游宣传活动,举办了文明旅游漫画展。在“五一”“十一”等重要旅游时段,组织开展了“文明与旅游同行”为主题的文明旅游系列宣传活动。在旅游团队和导游队伍中深入开展了“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宣传活动。
加强出国(境)文明旅游宣传。针对出境旅游市场出现的游客滞留、出境名单表不规范、领队人员不尽责等问题,召开了全省出境旅游业务培训会议,要求出境组团社严格落实有关出境旅游规定,规范出国(境)文明旅游行为。联合省公安厅边防总站,在兰州中川机场出境联检大厅,开展了出国(境)文明旅游宣传,现场向旅游者发送文明旅游宣传资料,讲解文明旅游注意事项。
开展文明旅游业务培训。省旅游局将《文明旅游出行指南》《文明旅游,理性消费》等宣传内容纳入导游资格考试、导游人员年审、景区讲解员、星级饭店服务人员、出境旅游领队人员、出境联检业务人员等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中,对进一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文明旅游意识,引导旅游者遵守文明旅游行为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行业经营行为
加强执法检查,规范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会同工商、公安、交通、物价、质检等部门深入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400人次,检查旅游企业986家,检查带团导游2412人次。在检查中对经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低劣,有安全隐患的20家旅行社予以注销,责令限期整改13家,处罚违规导游人员25人。
推行合同文本,强化诚信经营。在全省旅行社全面推行国家发布的2014版团队境内旅游、出境旅游、赴台旅游、旅游地接等制式合同,并将文明旅游内容作为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的必要内容。同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打击恶性价格竞争、黑车、黑导、欺客宰客、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重大案例曝光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省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经营意识。
以独特视角解读核心价值观
兰州大学团委
在兰州大学团委的支持和引导下,兰大学子通过风格简洁明快的手绘图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并创造了名叫“团团”“杨杨”的萌宠。妙趣横生的手绘图一时在学校成为热门图片,青年一代用新颖的方式作出对理论学习的回馈。
征集创意,广泛引导大学生勤动脑。兰州大学团委积极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和解读,在为青年学生解读价值观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对理论学习进行反馈。并顺应时代潮流,广泛征集兰大团委卡通形象。通过团委与学生的互动,加之新颖诱人的具体活动,在校园里掀起一阵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践行的热潮。
评选创意,掀起卡通人物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通过几个月的征集创意以及评选,兰州大学校团委有了一个名叫“团团”的萌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了一个名叫“杨杨”的团委卡通形象。这两个卡通手绘人物均来自兰大学子之手,融汇了他们的创新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杨杨”作为兰州大学青年的小伙伴,将更好地服务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是传递青年师生正能量的象征。“团团”解读核心价值观的手绘图也在学校引起反响,手绘风格简约大方,不乏逗趣,将每个词语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使同学们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应从身边做起,从小处着眼。例如对“诚信”一词的理解中,画中的“团团”遇到考试难题想问身边的同学,另一个“团团”则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他要诚信考试,情节虽简单但动画形象令人忍俊不禁,用“呆萌”形象传递正能量,在会心一笑中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宣传创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上阵。兰州大学校团委借助《兰大学子》等纸质传统媒体进行“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篇专题报道和解读的同时,还积极运用QQ群、人人网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开辟互动板块和话题专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正面思想引导,推动形成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网络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目前,兰州大学团委已形成了“门户网站+移动终端手机报+微博微信即时传播媒体+网络视频专栏+深度报道校园刊物”五位一体的宣传格局,以多种喜闻乐见、活泼向上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在有趣生动的活动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站稳意识形态阵地。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教育培养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师生生活,坚持知行合一的工作思路,努力在“细小实”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知为行之始——契合价值观塑造规律抓认知
一是公共实体空间全覆盖。在学校大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电梯间、校内主马路等人流密集区域制作安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宣传牌等,使“24字”随处可见;在南大门花园内建设了永久性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在各个食堂安装了“勤俭、节约、文明”3类文明就餐宣传画;充分利用校内各个区域的LED电子屏开展滚动宣传。
二是公共网络空间全覆盖。学校网站主页全面报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进展,并开辟了“核心价值观大家谈”等4个专栏。新开通了“甘农理论在线”网站,结合校思政网系统集中转发中央和省委关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新闻与重要文件、国内权威机构与知名专家教授的理论文献,以供师生学习使用。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网站也纷纷以专题、海报、动态信息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二、行为知之成——构建价值观强化机制抓践行
一是融入校园生活,用诚信优化教育过程。倡导诚信学风,开展诚信考场活动。截至目前,全校共有3万余人次自觉申请参加了诚信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倡导诚信生活方式,开展诚信售水活动。建诚信制度保障机制,建好用好诚信档案。目前我校已将大学生诚信情况与奖(助)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推优入党、研究生免推、助学贷款申请等挂钩,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
二是融入社会生活,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益润陇原”大学生公益创业平台是在学校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紧密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致力于公益项目的策划、推介和实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永久平台,已持续开展了“滴水农情” “让走丢的文化回家”“暖冬计划”等多项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能力和创业热情。
三是融入学校精神传统,构筑文化育人机制。“敦品励学、笃志允能”为甘农校训,“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为甘农精神。虽然都来源于甘农人的奋斗史,但也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此,我们强化了对学校精神文化传统的挖掘、阐发和教育。比如,加强校史研究与传承工作,挖掘弘扬老一辈学者爱国、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范。同时,开展了师德典范学习活动和向优秀学子学习活动,并注重发掘宣传师生中的凡人善举。
以乡村舞台为重要载体
永昌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永昌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以乡村舞台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筑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石
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乡村舞台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确保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并统筹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计生服务、医疗卫生、农技培训、文体活动、科技推广、司法帮教等乡镇优质文化资源及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共建共享。全县已建起乡村舞台30个,改变了过去文化建设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功能单一的现象,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惠民”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筑牢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二、壮大特色文化队伍,提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
积极壮大乡村文化能人主体,为有一技之长的乡村艺人搭建表演舞台,并引导他们自编自演、创作积极健康、清新质朴、贴近农民生活的小曲、小戏、小品、秧歌等,将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从“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将“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业余文化团队128支,农村文化能人和文化志愿者1300多人。他们用民间文化架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双向桥梁,编创了100多个小曲、小戏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作品,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地域文化、淳朴的人文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打造了一批乡村文化墙和文化长廊,让农民群众通过看文化墙、说百姓事、谈中国梦,凝聚了思善思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积极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乡村舞台,定期对农民群众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能、法律常识、健康生活等教育培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利用乡村舞台着力宣传和弘扬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致富能人” “身边好人”和“凡人善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求真、趋善、臻美。把开展“孝道红黑榜”工作与“24字人知人晓”工程、“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带动孝老爱亲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