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青年科研才俊 助推甘肃基础研究发展

25.09.2014  13:04

——“西部之光”计划在甘肃的16载历程记述

1996年,中国科学院与中组部启动实施了旨在为西部地区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的“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甘肃省自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16年来通过对有潜质的青年博士和有学术造诣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遴选资助,使他们在“西部之光”项目的支持下,扎根陇原、开疆拓土、快速成才,培养了一批勇攀高峰、团结协作、作风过硬的科技团队。

截至目前,甘肃省实施“西部之光”计划共立项31个,省政府匹配经费近75万元,平均每个项目的支持强度为11万元左右。资助项目涉及生物、医学、农业、生态、材料、工程等领域,为培养甘肃科技创新人才、深化院地合作,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西部之光”为载体,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与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科技厅共同合作推进甘肃人才队伍建设,“西部之光”日渐深人人心,成为陇原大地遴选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也成为入选科研人员的重要经历和职业荣耀。通过“西部之光”计划的实施,一大批青年科研才俊崭露头角,为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效显著。

一是一大批领军人才脱颖而出。“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的绝大多数入选者专业技术职务都在项目执行期间或结题后得到晋升,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各所在单位的中流砥柱。

二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目前,通过“西部之光”计划的支持,甘肃省已形成了28个团队,共聚集了463位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绝大部分人员已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骨干,部分人员还担任了单位领导,科研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地团队积极与地方科技人员以多种方式共组共建新的团队,目前已有近30位来自地方的青年人才加入到“西部之光”资助的团队,无论在人员规模上还是在科研攻关能力上都有明显加强。

三是研究的科技成果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西部之光”计划资助的团队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社会影响日益深远。“西部之光”计划的实施引起了积极反响,不仅得到从中央到地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甘肃省政府对“西部之光”计划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极大的支持,并直接参与了领导,在许多场合宣传“西部之光”计划。召开了受资助青年专家座谈会,希望有关部门在工作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每个“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政府给予20%的匹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