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城镇化速度较慢质量较低 城镇化率全国倒数第三

09.01.2015  11:30

  原标题:速度较慢质量较低 城镇化率全国倒数第三

  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测算,甘肃要进入中等城镇化进程,还需要大约13年

   中国甘肃网1月9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马莉)在《甘肃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分析与预测》中,省社科院专家对我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详细阐述。目前,我省城镇化建设已基本形成“一横两纵六区”空间结构,城镇化结构不平衡、地区差异性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我省城镇化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三。如以目前经济社会增长速度测算,我省要进入中等城镇化进程,还需要大约13年。

  “一横两纵六区”城镇化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2013年,全省共有16个设市城市(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各1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10个),建制镇478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横两纵六区”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一横两纵”包括,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主轴,以银川—兰州—西宁经济带和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武都经济带为主纵轴,沿新的交通轴线推进多线型、城乡一体化的开放带动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六片区”包括:兰州—白银片区、酒泉—嘉峪关片区、张掖片区、金昌—武威片区、天水—成徽片区、平凉—庆阳片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3年甘肃人均城镇道路面积14.02平方米,城镇用水普及率93.68%,城镇燃气普及率80.22%。在2014年省政府确定的160个省列重大项目中,城镇基础设施项目48个,占总项目的30%。城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2013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36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1.56万公里,100%的建制村通公路。

  全省城镇化水平西高东低特点明显

  我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城镇化结构不平衡、地区差异性明显,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等方面。其中,城镇化水平西高东低的特点明显,兰州与河西地区集中了全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4个市,嘉峪关市城镇化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兰州市集聚了全省28.47%的城镇人口;东部和南部的城市如陇南、甘南、临夏、定西、庆阳等市的城镇化水平都较低,基本都在30%以下,最低的陇南市城镇化率只有23.3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38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不到30%的区县49个,占区县总量一半以上,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最低的临夏县城镇化率不足8%,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县主要集中在西部一带和各市的辖区,最高的阿克塞城镇化率达95%。另外,我省大中城市太少,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市规模小、经济实力弱、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甘肃城镇化的纵深发展。

  城镇化2013年全国排名倒数第三

  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我省城镇化率是40.1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倒数第三,仅高于贵州和西藏,我省城镇化速度较慢、质量较低。与周边各省相比,我省在城镇化率和城镇化速度上都形成了区域“谷地”,城镇化率为最低,城镇化增长速度仅高于新疆。如果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测算,甘肃要进入中等城镇化进程,还需要大约13年。我省粗放扩张型的城镇建设态势突出、城镇化缺乏战略生态布局等困难同样制约着我省城镇化发展和进程。

  预计2020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达1350万人以上

  当下,我省正在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5~15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省都将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5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0%。据预计,未来全省城镇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城镇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供给和服务水平将稳步提高。

  产城融合将成各地城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

  与此同时,生态宜居和产城融合逐渐成为全省各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各地城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

  产业支撑,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是全省各地市中心城市推进城镇化的中心内容,即使是村民集中居住的乡镇小城镇、乡政府或村政府也将是培育产业项目作为中心工作。未来5~10年,在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基础上,我省将加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各项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