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 甘肃金昌三角城遗址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绿洲城址

10.06.2015  09:40

  原标题:专家最新研究发现

  金昌三角城遗址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绿洲城址

  三角城遗址

   中国甘肃网6月10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雒焕素 文/图)6月9日,记者从金昌市文化部门了解到:根据专家最新研究发现,金昌市三角城遗址是迄今为止河西地区最早的城址,也是河西唯一一处先秦时代城址,同时也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绿洲城址。

  三角城遗址考古研究发现,这里新石器时代曾有马家窑文化人群生存。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之间,时值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替时段,在这里居住着以城邑为中心聚落的人群,他们身着装饰铜饰件的皮质或麻质服装,配带牌饰、玉石、骨珠等装饰,使用铁质工具耕作,种植粟、糜、小麦等旱作谷物,以陶器为主要生活用具。他们拥有畜牧羊群,男耕猎,女纺织,通过贸易获取本地缺少的像绿松石、海贝等这样的物资。根据文化因素等构成结构判断,这是一支来自北方草原的古族,在本地受当地环境及本地域文化的影响,并与周边文化交流而形成自身文化的特征。

  金昌市双湾乡三角城作为沙井文化的典型代表,根据出土文物为证,很多人认为这里属于古代月氏族或乌孙的遗存。月氏、乌孙是河西地区的古老民族,也是河西最早的开拓者。河西走廊是由许多戈壁和绿洲组成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般只能在绿洲上进行,而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专家分析,当乌孙人自安定来到河西之前,当地已有月氏人。二族交叉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可能性较大。月氏、乌孙都是人数较多的民族,各自都有很多畜群,它们之间自然存在争夺草场的矛盾和战争。但从永昌三角城出土的文物看,月氏、乌孙在河西走廊交错游牧。尤其是月氏,它在河西不仅有农业发展,它的居住也是相对定居的。沙井文化的墓葬多处发现在永昌三角城,由此可以肯定,游牧民族实际上存在相对的定居点。它们的房址为平地建筑,形制有圆形和椭圆形。另有房址,中间有灶坑,周围边缘不清。以上特征,可以自三角城发现的墓葬、出土文物中一一得到印证。

  另外,专家还揭示:三角城遗址不仅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绿洲城址,其设计布局,是古代先民处理人地关系的佳例。同时,它还是整个东亚大陆罕见的华夏农耕(礼乐文化)圈以外的城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