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来自于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24.11.2015  13:29

    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市各个部门分工协作、上下同心、齐抓共管,需要动员全市各方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在建设幸福美好新兰州的各个方面形成强大合力。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各创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始终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创建工作的前提,始终把强化创建责任作为创建工作的保证。从体制创新入手,重点在创建考评机制上进行突破,完善《创建文明城市责任目标分解》和精神文明年度绩效考核制度。要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指导,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全面建立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构建高效有序的创建工作体系,实现用法规制度规范创建,用《测评体系》指导创建,用科学管理强化创建,切实做到用《测评体系》对创建工作开展可学的规划、指导、考核。

    二、形成合力是基础。各创建责任单位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形成合力。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定进度、定责任、定人员,对每一项任务都要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做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确定的任务事项,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具体指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特别是对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一定要紧盯不放,直到问题解决。

    三、资金投入是保障。首先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把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强化创建经费保障,用于创建工作的宣传、考核、机构运行以及相关项目支出等。加大创建硬件投入,安排环卫设施建设经费,促进环卫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绿化及市政维护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通过调剂闲置国有资产等途径实现资源整合,全面落实各社区、街道的办公、警务、文体活动中心等以及“三维数字管理中心”、“民情流水线”建设,推进文明社区街道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第三要建立市场运作机制。通过政府招投标及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建设和运营,稳步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舆论宣传是支撑。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以扎实的作风和务实的行动,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体系,确保宣传无缝覆盖,让创建工作人人皆知。通过在城区主要路段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大型宣传创建活动广告牌、在社区和居民楼院宣传栏内更新创建的相关内容以及充分利用公益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创建要求和公德常识家喻户晓。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不断取得的新成效,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强大的舆论支撑。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直机关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