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受不起瞎折腾

26.06.2014  06:08

    有报道说,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

    其实问题早在3年前就埋下了。报道中说,因涉及国境界河,多名当地官员曾表示反对,奈何在“当地主要领导”力主下,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报备,并经过“政府特批”。有官员还披露:“有些程序是在建设过程中逐步补办的”。

    不管怎么说,一建一拆中,几个亿没有了。随风飘散的,还有政府的公信力。

    当下的中国,建筑物的平均寿命是不长的。去年,时任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状况,有学者归纳总结了四种原因:“质量说”、“规划说”、“政绩说”、“暴利说”。对此,小马飞刀以为,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政绩说”。当然小马飞刀说话没什么份量,那得找个有份量的人来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柏乃曾经感慨:“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美国,换个总统,还是美国,我们的城市,换个领导,就要变个样。”想想也是,一届政府一个想法,规划改来改去。所以有人称:“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全靠领导一句话。”人们把“规划跟着领导变”形容为“三拍”: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二拍胸脯,我负责;三拍大腿,又交学费了。

    找原因好找,不过这种情形仍然在各地反复上演,这一方面说明,片面的政绩工程、GDP思维仍然未能从某些官员头脑里根除,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没能推出治理“短命工程”的有效招数。话说得再重一些,就是花老百姓的纳税款不知道心疼。很少听说哪名官员因为“短命工程”被追究责任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贪官抓得严,但对于利用公共财政搞政绩工程的,即便其不科学,造成巨大浪费,最后大多也是不了了之,不会去追责。

    要遏制“短命工程”产生,必须建立问责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对政府官员等决策失误导致的重大社会财富浪费,不仅要追究行政责任更应追究刑责。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瞎折腾。 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