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城市嘉峪关的“城市底色”:从黑白灰到满眼绿
2018年9月,俯瞰嘉峪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该景区是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满眼绿意惹人醉。(资料图) 丁思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 (记者 丁思)半城山水半城绿,满城秀色在景中。站在嘉峪关关城前叶子微黄的左公柳下,来自山东青岛64岁的游客刘兵仍难以置信,“在荒凉的大漠戈壁滩上,竟有这番秋色景致。”
甘肃嘉峪关,因关得名,因企设市。1958年因“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万里长城“天下第一雄关”而得名。1965年设市,1971年为省辖市,是中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该景区充分体现了“三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了城市之“肺”的作用。(资料图) 丁思 摄
郑义的父母1962年来嘉峪关,是众多支援酒钢建设者中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嘉峪关最初的“黑白灰”的城市底色,还有沙尘肆虐的年代。“沙尘暴刮起来无处躲藏,能把人刮跑,风吹石头跑,石头打得脸生疼。”45岁的郑义是嘉峪关市农林局副局长,他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回忆说。
“初建市的嘉峪关,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灰色和黑色的戈壁滩,整个城市的颜色单调而沉闷。”郑义说,1973年出生的他,记忆中的童年和小朋友没有玩耍的地方,整个城区只有一条不到一公里长的主街,除了路两旁的行道树,整个城市再没有任何绿化,也没有公园。”
郑义说,为躲避沙尘,当时的嘉峪关人就在戈壁滩往下掏2米深的洞,外面搭建一个棚子,全家人住在“地窝子”躲避风沙,当时的人们就是这么过来的。“阻挡沙尘、大漠植树”已经成为了当时每一个嘉峪关人心底的呼唤。
20世纪80年代起,自发栽树、护绿成为嘉峪关民众的“头等大事”。“绿”成为了这座西北戈壁城市的追逐目标。
如今的嘉峪关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旅游。(资料图) 丁思 摄
“每年植树季,当地政府组织全市民众挖坑摘树浇水,负责到人管护。”郑义说,该市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连续23年组织动员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武警官兵、学校师生、市民参加义务植树,累计实施人工造林16.5万亩,封滩育林10万亩,公路绿化232公里,区划管护天然灌木林20.01万亩,共同维护城市的绿意。
嘉峪关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是国家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嘉峪关土壤条件差,土层较薄,多砂砾石,在当地种树可谓“难上加难”。
“种一颗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与“绿”打交道32年的张东菊今年52岁,是嘉峪关市园林绿化大队队长。她说,受自然条件限制,在嘉峪关种树需进行“客土”,即将原来土壤中的粗砂石挖出,再回填从外地购买的沃土,加入配好的肥料、营养液等,让树木存活,“在嘉峪关种活一颗树,需400到500元人民币。”
1995年,当地政府开展“绿化年”和争创“花园式单位”“绿化达标小区”等活动,将绿化工作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形成了以庭院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公园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格局。
“整个城市的绿化也是一步步探索,绿起来之后的嘉峪关,我们还要美起来,有感官层次的美感。”张东菊说,如今,该市探索本土品种与引进品种相结合,以本地适宜生长的沙枣、柽柳、垂柳为主,适当引进国槐、云杉、刺柏、樟子松等品种;乔灌花草相结合,做到以乔木为主,灌木、苜蓿为辅,尽量少种草坪;园林植物与盆景鲜花相结合,既有落叶的乔木,也有常青的树种,同时还有应时的鲜花点缀,初步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一年四季都有绿色的和谐景观。
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110多处公共绿地和13座公园。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8236.01公顷,占国土面积14.9%,森林面积15155.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38%,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由1994年底的4.9平方米提高到35.61平方米。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今的嘉峪关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既有戈壁大漠的西北豪情,又有别具一格的湖泊园林,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旅游。据悉,2017年,该市旅游人数达857万人次,同比增长22.1%;旅游收入57.2亿元,增长26.2%。
与此同时,经过近60年的发展,嘉峪关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等多个国家级城市名片。(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