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吃面”,普通人是社会慈善的根基

11.11.2014  19:24

    年仅两岁的幼童小建辉不慎跌入汤锅重度烫伤,高额的治疗费用让在湖北荆州经营小面馆的家人一筹莫展。荆州市民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全城吃面”帮助这个异地务工的家庭筹集资金,迄今已达38万余元。日前,收治医院已决定,为小建辉减免部分费用。

    孩子重度烫伤,经媒体呼吁,全城民众来吃面,短短10天之内,便收到38万元捐款,一项由“小饭碗”链接而成的“大慈善”就此而成。“小饭碗”成就“大慈善”,让我们看到,哪怕是最普通的个体,只要同心戮力,也能聚沙成塔。而一个社会慈善崛起的根基,或就在于这些普普通通的个体。

    民众排队来吃面,既不是法定义务,也不是因功利考量,不过是内心涌动的同情心而已。这种完全发乎内心的道德感,是极其纯粹的,它无关出身,无关财富,更无关权柄。富人与寒士,强者与弱者,大人物与小人物,皆可为之。媒体呼吁发出后,大批民众过来排队,相信他们中不仅有富人,更多的是普通人。众多的普通人通过一碗碗价格并不贵的面条,既贡献了爱心,也保证了面馆老板的尊严,这样的“输血式”慈善,既理智,又让人感动。

    但又不得承认,现实中,坐而论道者多,起而行之者少。绝大多数人,或囿于私心,或惮于风险,或在释法说理的纸面推演中,在明哲保身与他人的困局与危险之间,划出一道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做了冷漠麻木的看客,或做了从中渔利的

    小丑。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这些排队吃面的民众,才愈发高大。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社会,行善的人越多,肯定越好;人人冷漠,往往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一个良好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用“吃面”来行善的好人,而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排队吃面,在慈善语境下已然具有了超验价值:与其说民众是在吃面,倒不如说是他们在构建一个慈善的王国。在这里,他们既在度人,也在自度。也正是在这种自度度人中,慈善精神不断发育与成长起来。

    这些用吃面来践行善心的民众,他们或许普通,但他们绝不平凡。在一个习惯了英雄叙事、精英叙事的社会,底层草根的嘉言懿行,尤须挖掘。因为普通人,才是托起一个良好社会道德建设的坚实根基。他们是管道工,他们是保洁员,他们是小区门口的看门大爷,他们是背着蛇皮袋来都市讨生活的乡下青年。人世间最美好的事儿往往就发生他们身上,而慈善的希望,也就在他们身上。胡适在致大学毕业生的信中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我想,这句话放在慈善语境内同样适用。(王言虎)